他们登上“村晚”舞台 只为推介家乡保亭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11-22 23:05:52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胡丽齐
“大美保亭哟,山也美来水也美……”11月22日晚,保亭“文明号列车”驶入响水镇,雨林“村晚”的舞台上,陡水河村“90后”苗族姑娘邓梦慧一身银饰叮当的苗族盛装,用一曲《大美保亭》将家乡的山水风情唱进了观众心里。台下,村民们举着手机录像,游客们跟着节奏打拍,掌声与欢呼声在槟榔树影间久久回荡。
邓梦慧演唱《大美保亭》。记者 沙晓峰 摄
这位“90后”苗族姑娘,不仅是海南民歌爱好者,更是保亭新晋的“新媒体推介官”。在她的短视频里,苗族阿婆织锦时的指尖翻飞、长桌宴上蒸腾的烟火气、七仙岭云雾里的民宿清晨……“我就想把保亭最真实的样子拍给大家看。”
邓梦慧在表演。记者 沙晓峰 摄
“文化传承不能只靠老一辈,我们年轻人得用新法子让它‘活’起来。”邓梦慧表示,她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视频、舞台推介,认识保亭、爱上保亭。
当晚,什龙村村民黄锋清与9位民间文艺爱好者也登上了“村晚”的舞台,他们身着黎族筒裙、头戴藤编斗笠,把《亲加奔 亲人来》的旋律唱得格外动情。
“‘亲加奔’是黎族话‘亲人来’的意思,”黄锋清解释,“这‘村晚’就像个迎客厅,我们唱着歌迎客,外地的朋友跟着跳起舞,在歌声中共享保亭雨林好风光!”在他看来,保亭“文明号列车”不仅把舞台搭到了家门口,更把保亭的文化自信和农特产品“载”向了远方,“能为家乡代言,推介我们的黎锦、山兰酒,我们很自豪!”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