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非遗+电影公社,擦出什么火花?丨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11-14 18:27:01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丁文文
当承载海南千年文脉的非遗技艺,撞上复刻着20世纪风华的电影公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暖黄路灯漫过民国骑楼的雕花廊柱,黎锦挂饰上的蛙纹在光影中流转,与“绸缎庄”的木质招牌相映成趣;南洋钟楼的剪影里,身着黎锦筒裙的姑娘举起相机,让千年织锦纹样与百年街景在镜头里完成跨越时空的相拥。
11月的海口观澜湖电影公社(下称“电影公社”),因第五届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的落地,化身一座“可触摸、可参与、可带走”的非遗博物馆。

“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场景融合:光影街区里的非遗“活态秀”
“隔着博物馆玻璃看黎锦,总觉得隔着层历史;在1942街的老屋檐下摸到它的经纬,才懂什么是‘活的文化’。”
江苏游客王艺淑的指尖抚过黎锦挂饰的纹路,挂饰上的蛙纹是黎族先民的“生命符号”,针脚里藏着代代相传的图腾密码,而身旁红灯笼摇曳的廊柱、叫卖声隐约的巷口,又将她的思绪拉回热闹的民国市井。
活动期间,这样的“时空对话”,在电影公社的江城谣・芳华景区每天都在上演。

游客打卡“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静态陈列,这里的非遗以“嵌入式”姿态融入街区肌理,让游客在漫步中与千年文脉不期而遇。老邮局旁的竹凳上,椰雕艺人正用刻刀在椰壳上勾勒海浪纹样,飞溅的木花落在复古邮筒边,与墙上“寄往南洋”的旧海报构成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
第五届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推出的“四季非遗购物月”,循着民国街巷,把海南非遗的四季风情铺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场景:
“春华锦绣”的黎锦摊位挨着民国裁缝铺,绣着黎锦元素的围巾与老式西装陈列相得益彰;“夏韵清凉”的椰雕摆件摆在老百货店门庭,镂空雕花的椰壳台灯与复古座钟相映成趣;试喝糟粕醋的方桌铺着素雅蓝布,酸香滋味漫过街角。

游客在“非遗手作风物工坊”体验东山草编技艺。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草编绕一圈再收紧,像给篮子‘系腰带’一样,别急,慢慢来。”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手作风物工坊里手把手教学东山草编技艺,游客们在指尖环绕中触摸传统手艺的温度。
这种“沉浸式参与”正是活动的点睛之笔:每日限量40席的手作工坊,三天轮换椰雕、草编、黎锦三大项目,名额上线即空。学椰雕要先辨新旧椰壳质感,老椰壳坚硬适合刻花,新椰壳柔韧宜做摆件;做香包,在一针一线中,连孩童都能在成就感中触摸非遗温度。

游客在“非遗手作风物工坊”体验非遗手作。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南洋潮景区的“黎锦技艺成就主题图片展”,更让时空实现“立体折叠”:抬头是西洋雕花的精致,低头是黎锦纹样的古朴,非遗的历史厚重与街区的烟火气息在此交融。
“这就是最好的传承,让非遗变成生活里的一部分。”活动现场,游客们纷纷表示。
流量变留量:非遗从“文化符号”变“经济引擎”
“来碗热乎的糟粕醋!”在醋理大师海南酸汤糟粕醋的展位前,游客排起了长队。
工作人员递上试喝杯的同时不忘介绍:“我们是‘海口糟粕醋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单位,现在把传统工艺标准化,既能让大家尝到正宗味道,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非遗项目。”
品尝完,重庆游客张涛立刻下单:“酸中带鲜,比火锅店的有特色,买两罐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打卡。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非遗+景区”,不仅让文化“活”起来,更让旅游“火”起来。活动推出的福利政策点燃了游客的参与热情:11月7日至9日,每日前100位成功报名的游客可免费获赠电影公社门票;非遗手作工坊免费报名,先到先得。两个报名通道一经开放便人气高涨,不少家庭、年轻人组团报名,为景区带来了旺盛客流。
“以前来电影公社拍组照片就走,现在逛市集、做手作、尝美食,大半天都不够用。”四川游客张文理手里提着刚买的苗绣文创、大叶茶饼,口袋里还装着椰雕钥匙扣,“本来只计划在海口待一天,为了这非遗活动特意多住一晚,明天还要去体验草编。”

游客打卡“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数据印证着这种改变。“为期三天的活动,游客打卡超9000人次。”海口观澜湖电影公社营销副总监李鹏介绍,除了传统“候鸟”客群,亲子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参与积极性格外高,“大家对藤编、椰雕这些手作兴趣浓厚,不少游客围着传承人问个不停,还主动加微信想后续购买。”

“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这种“非遗+景区”的联动,正在重塑电影公社的产业定位。“园区的复古风貌与非遗传承有天然契合点,过去是‘影视打卡地’,现在要做‘文化消费目的地’。”李鹏坦言,非遗活动不仅带来了旺盛客流,更推动景区探索“日+夜”全时段运营:白天是非遗手作、展览市集,夜晚有《南洋往事》沉浸式演出,形成文旅消费闭环。

“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现场。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从文化传播到经济赋能,这种融合正是海南非遗保护的“破局之路”。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非遗与景区深度绑定,既能让黎锦、椰雕等技艺走出博物馆“深闺”,更能使其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南非遗与电影公社的联动,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海南样本”:一方面,非遗为景区注入独特文化内核,破解“拍照打卡式旅游”的同质化困局;另一方面,景区的流量优势与消费场景,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市场化路径,让匠人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实现“以产养艺、以艺兴产”的良性循环。
“电影公社浓缩了20世纪前叶的城市景观,为非遗展示提供了天然的历史场景载体。”李鹏透露,“后续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联动非遗传承匠人,在研学课程研发、传统文化展示与非遗产品销售合作方面加深合作。”
“依托观澜湖度假区的综合配套功能,电影公社对海口及琼北其他市县游客有较强的品牌吸引力。”李鹏表示,未来,电影公社将在现有日游产品基础上,重点推出夜游产品、旅拍换装产品,并持续挖掘如万圣节、沉浸式社交节、跨年派对活动等品牌系列活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休闲度假产品体验。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