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癌筛查的那些事

“我今年25岁,用不用做乳腺筛查啊?”“我妈得过乳腺癌,我是不是得半年查一次?”“上次做了乳腺超声没事,下次啥时候再查?”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关于乳腺癌筛查问题,患者总是有一堆的问号。

特别是啥时候开始查?多久查一次?很多人都会“懵圈”。

其实乳腺癌筛查就像给乳腺“定期体检”,早了没必要,晚了可能误事,得按“年龄段”“风险等级”找对节奏。

今天,系统介绍一下乳腺癌筛查的那些事,保证您看完再也不纠结啦!

一、为啥要做乳腺癌筛查?

很多人觉得“我乳房不疼不痒,摸着也没硬块,肯定没事,不用查”。这可就错了!

乳腺癌早期特别会“伪装”,大部分时候没任何不舒服,等出现疼痛、肿块、乳头溢液这些症状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

筛查的意义,就是在癌细胞“偷偷搞事”但还没露出马脚的时候,把它揪出来。

有数据显示,早期乳腺癌通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而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会大大下降。所以别等“有感觉”再查,主动筛查才是对乳腺最好的保护。

二、何时开始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分“普通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乳腺癌筛查不能“一刀切”,不同人开始筛查的时间不一样,主要看你是“普通风险人群”还是“高风险人群”。

先教大家简单判断自己属于哪类:

(一)普通风险人群:大多数女性都属于这类,40岁开始筛查正合适。

如果你没有下述“高风险因素”,平时身体也没啥特殊情况,那就是普通风险人群。这类女性不用太早开始筛查,40岁是比较合适的起点。

为啥是40岁?因为乳腺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升高,40岁以后增长速度会加快。20-39岁的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就算做筛查,也容易因为乳腺组织“太致密”(年轻女性乳腺里腺体多、脂肪少),导致超声或钼靶检查出现“假阳性”(明明没事却查出异常),反而白白担惊受怕,还可能要做额外检查。

当然,也不是说40岁前完全不管。20-39岁的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触诊”(医生用手摸一摸检查),平时洗澡、穿衣服时也可以自己摸一摸,熟悉自己乳腺的手感,万一有变化能及时发现。要是摸到不明硬块、乳头有异常分泌物,别管年龄多大,都要赶紧去医院。

(二)高风险人群:如果你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就属于高风险人群,筛查时间要往前推,最晚35岁就得开始,甚至更早。

1、一级亲属(妈妈、女儿、亲姐妹)在50岁前确诊乳腺癌;

2、一级亲属中有2人及以上确诊乳腺癌或卵巢癌;

3、自己曾被查出“不典型增生”“小叶或导管原位癌”(这些是乳腺的癌前病变);

4、曾接受过胸部放疗(比如因为其他癌症做过胸部放疗);

5、携带BRCA1/2基因突变(这种基因变异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很多医院可以做相关检测)。

举个例子。如果妈妈在45岁时确诊乳腺癌,那你35岁,最好更早就开始筛查;如果妈妈和小姨都得了乳腺癌,那你可能需要更早,比如30岁就去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高风险人群为啥要提前?因为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人,乳腺癌发病时间可能更早,风险也更高。就像家里有高血压遗传史的人,得更早关注血压一样,提前筛查才能更早发现问题。

三、筛查间隔多久一次?

确定了开始筛查的时间,接下来就是“多久查一次”。这也不是固定的,不同人群、不同检查方式,间隔时间不一样,要结合“人群类型” 和“筛查方式”来区分。

目前常用的乳腺筛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也叫乳腺X线检查),不同方式的间隔要求不一样。

(一)普通风险人群:40-49岁,1-2年查一次;50岁以上建议每年查一次。

40-49岁: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或者每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如果超声发现乳腺组织比较致密,医生可能会建议同时做超声和钼靶(两种检查互补,能看得更清楚),间隔还是1-2年一次。

50岁及以上:建议每年同时做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或者至少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因为50岁以后,乳腺组织会慢慢变疏松(脂肪变多、腺体变少),钼靶检查的准确性会更高,和超声搭配能更全面地排查问题。

很多人会问:“我上次做超声没事,能不能3年再查一次?”

别偷懒!普通风险人群就算上次检查正常,也得按“1-2年”的间隔来,因为癌细胞可能在这期间悄悄长出来。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不能因为上次没查出问题,就好几年不保养,万一出故障就晚了。

(二) 高风险人群:不管年龄,“至少每年查一次”,可能还要加做 MRI。

高风险人群的筛查间隔要更短,不管是35岁开始,还是40岁开始,都建议每年查一次。而且筛查方式可能更全面,除了超声和钼靶,医生还可能建议加做“乳腺MRI”(磁共振检查)。

MRI的优势是能更清晰地看到乳腺内部结构,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更高,特别适合高风险人群。比如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人,可能需要每年做一次MRI+钼靶,或者MRI+超声,确保没有遗漏的问题。

这里要提醒一句: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案最好“个性化”。比如你有家族史,同时乳腺组织又很致密,医生可能会调整检查方式和间隔,所以一定要跟医生说清楚自己的情况,别照搬别人的方案。

四、特别提醒:这些“筛查小细节”别忽略

搞明白了“何时查”“多久查”,还有几个小细节要注意,不然可能影响筛查效果:

(一)筛查时间: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结束后7-10天”查。月经期前后,乳腺会因为激素变化出现肿胀、增生,这时候做超声或钼靶,可能会把“正常的增生”当成“异常肿块”,出现假阳性;也可能因为肿胀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出现假阴性。所以最好等月经结束7-10天,乳腺恢复到自然状态再去查,结果更准确。

(二)别只靠“自己摸”,专业检查才靠谱。很多人觉得“我每天都摸,有没有硬块自己知道,不用去医院查”。自己触诊确实能帮助发现明显肿块,但对于微小的、位置深的病灶,自己摸根本摸不出来。比如早期的导管原位癌,可能只有几毫米大,藏在乳腺深处,只有超声或钼靶才能发现。

所以“自己摸”可以作为日常观察,不能代替专业筛查。

(三)筛查结果“正常”,不代表“永远没事”。就算某次筛查结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能这次查没事,下次查就出现问题了。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风险还在增加,必须坚持每年筛查。就像家里的灭火器,平时看着没事,也得定期检查,才能确保关键时刻能用。

(四)不同医院的检查结果“可互认”,不用重复做。很多人担心“我在A医院做的超声,去B医院会不会不认,还要重新做?”

现在大部分正规医院的检查结果都是互认的,只要带着清晰的报告和片子,医生就能参考。如果两家医院的检查方式不一样(比如A医院做的超声,B医院建议做钼靶),或者间隔时间到了,才需要重新做。

其实乳腺癌筛查没那么复杂,关键是“找对时间、选对方式、坚持定期”。别因为觉得“麻烦”“没事”就拖延,也别因为焦虑“过度筛查”。按照自己的情况,跟着时间表来,就是对乳腺最好的保护。

希望每个女生都能重视乳腺健康,定期筛查,远离乳腺癌的困扰,健健康康做自己!

附:乳腺癌筛查时间表

作者: 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梁曰波
责任编辑: 梁楠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