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启动 近八千个岗位虚位以待

海南日报2025-10-26 08:01:31

海南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王才丰 易宗平 邱江华 曹马志)10月25日,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在北京、重庆、杭州、长沙四城同步启动。本次活动共组织包括政府机关、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及知名民企在内的280多家用人单位,携近八千个优质岗位招才引智。这是自2022年以来,海南连续4年大规模举办“四城同办”校招活动。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纳云德,副省长谢京、李锋、赵峰等4名省领导分别带队走进清华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启动此次校招活动。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求职者众多。在琼工作人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作推介,海南国际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会场还设置了企业展位区、人才政策展示墙、面试洽谈区、直聘签约区、大学生来琼创新创业咨询区等多个特色专区,并搭建线上招聘“云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便利。

据悉,10月26日,各城招聘小分队还将到当地多所高校开展校园宣讲和双选会。

图为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北京站校招活动现场,企业代表为求职者介绍招聘政策。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北京

清华大学硕士李慧岷:海南这座“未来之城”邀你添砖加瓦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

“想做成事,关键不在于起点多高,而在于平台是否能让你的想法快速落地、快速成长。”10月25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3届硕士研究生、海南省信息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岷,与学弟学妹分享就业创业经验时如是说。

当天,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北京站)在清华大学启幕。

10月25日,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北京站)在清华大学启幕。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我心里一直有颗创业的种子。”李慧岷坦言,2016年回到海南,他和同学尝试用互联网改造生鲜农业、推进教育信息化。7年时间里,他们从零开始,产品覆盖全省500多所学校,服务50余万用户。

AI浪潮席卷而来,他在AI企业做过销售总监,兼职主持过国家超算自贸港研究院的工作。后来,他选择进入海南省属国企,投入海南省数字经济建设中。

谈到高校毕业生择业,李慧岷认为,如果选择海南,至少有三大利好——

第一,你的价值容易被看见。在海南,从技术研发到战略规划,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甚至主导影响数百万人的项目。

第二,创新试错成本低。一个新想法、一项新技术,在海南可以很快得到验证和应用。

第三,海南不是等待开垦的荒地,而是规划好蓝图、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未来之城”,急需各方人才运用智慧和力量来添砖加瓦。

“清华大学教给我们的是‘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李慧岷表示,海南就是充满机遇、值得期待的大舞台。

海南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

重庆

重庆大学博士、海南大学引进人才夏迎军:海南招人有诚意,还有真金白银的福利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时隔三年,重庆大学博士夏迎军毕业重回母校,作为学长的他,自信地站在报告大厅的舞台上,向学弟学妹发出相约海南自贸港的真挚邀请。

10月25日,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重庆站)在重庆大学启动。主办方供图

“选择海南,就是选择未来!”10月25日,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重庆站)在重庆大学举行启动仪式,作为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今已是海南大学副研究员的夏迎军分享了在海南工作生活的美好时光。

从重大出发,在海南找到心仪的工作。在重大硕博连读6年,夏迎军成为电路与系统博士,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作为高素质引进人才加盟海南大学。

在海南工作,可以找到值得追寻的事业。“海大学术氛围浓厚,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不拘一格用人才。”夏迎军虽然才30出头,但入职海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后,经过学校严格考核,被高聘为副研究员,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不仅如此,学校还提供了全方位的科研条件保障,让他可以甩开膀子专心搞科研,心无旁骛地开展集成电路设计等科技攻关。

在海南干事创业,这里是用心留人的热土。“学校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为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夏迎军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他来到海南工作后,妻子在外地,两个人聚少离多,异地分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学校获悉后,专门征求他的意见,经过双向选择,他的妻子也来到海南,在海大工作。

不仅如此,作为引进人才,夏迎军不用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海南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保障,让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好学。

“海南招人不仅有满满的诚意,还有真金白银的福利!”在夏迎军的现场推介后,很多重庆大学的学生纷纷走向招聘会双选专区,和海南用人单位一对一面试咨询,期待成为下一个“夏迎军”。

(海南日报重庆10月25日电)

杭州

浙江大学校友邓钦心宣介海南:海南有生活烟火气,还有奋斗大舞台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王才丰

10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理学部报告厅里,座无虚席。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杭州站)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办。

在校招活动(杭州站)现场,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主办方供图

“海南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有奋斗的大舞台。”在宣传推介会上,海南省委办公厅秘书处三级主任科员邓钦心声音清亮,作为在琼选调生代表,她将自己在海南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分享给现场求职的学子。

邓钦心和海南的故事,缘于多年前。她本科生阶段在海南大学、研究生阶段在浙江大学求学。毕业之际,邓钦心坚定地选择回到海南,“对我来说,选择海南不是选择一份工作或机会,而是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最真切的认同和最深刻的热爱。”

邓钦心从生态、美食、人才政策、发展机遇等方面讲述着海南的魅力:海南是国际旅游度假胜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南各种美食、文艺活动让人感到惬意;海南正在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特殊政策;海南正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现场,浙江大学研究生陈世冲听得格外认真。“我也是本科生阶段在海南大学、研究生阶段在浙江大学,邓钦心学姐的经历让我特别有共鸣”。陈世冲表示,作为土壤学方向的研究生,他一直关注着海南的种业发展,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为海南种业发展助力。

海南日报杭州10月25日电)

长沙

中南大学校友黄梓喊话学弟学妹:海南自贸港等你共创未来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邱江华

中南大学校友黄梓又一次站在母校的讲台上。

八年前,他以职业导师身份返校交流;八年后,他带着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向学弟学妹发出邀请——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在即,等你共创未来!

10月25日,中南大学毓秀楼,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长沙站)现场,2007届中南大学毕业生黄梓的宣讲引人注目,他现任海南海控鼎力达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校招活动(长沙站)现场,学生了解招聘信息。主办方供图

黄梓是海南万宁人,毕业后在中国中铁工作了三年。隧道深处、基坑之畔,盾构机的轰鸣见证了他的成长。羽翼渐丰之际,他选择回乡发展。

从惠及民生的医院学校,到拔地而起的自贸港地标,他亲历家乡巨变,主持的多个项目不仅获得海南省建筑领域最高奖项“绿岛杯”,还捧回了国家级的“鲁班奖”。

“个人发展只有与时代脉搏、地区命运同频共振,才能迸发出最大的能量。”黄梓说,“中南大学赋予的专业与精神,是我们行走四方的底气。而今天的海南,为我们提供了将所学转化为所得的绝佳舞台。”

台下座无虚席,学生们凝神聆听。

今天的海南是什么样?黄梓畅言:不止阳光沙滩,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海南“五向图强”战略部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面向未来的经济生态正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面对学生最关心的发展前景,黄梓给出三个关键词:成长速度、事业舞台、家的归属。

真诚而热烈的宣讲,感染了许多人。学生们意犹未尽,忙着咨询政策、投递简历、添加微信……现场气氛热烈。

“以前提到海南,只想到旅游度假,今天彻底刷新认知。”中南大学大四学生牛志成表示,期待未来能赴海南,与学长共建自贸港。

湘江之滨,这场来自天涯海角的邀约,正悄然播下希望的种子。

海南日报长沙10月25日电)

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硕士符邹萍:海南是人才择业的“诗与远方”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

从可以身着短袖、裙子的海南,到穿着厚外套、长裤的北京,尽管深秋的天气寒冷,但符邹萍重回清华园,心里头热乎乎的。

10月25日,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北京站)在清华大学启幕。在海南工作的符邹萍,向学弟学妹讲述自己的职场故事,并介绍成型起势、日新月异的海南自贸港建设。

符邹萍是清华大学法学院2023届法学硕士,2023年通过报考海南选调生计划,入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成为法官助理,2024年11月到陵水黎族自治县驻村锻炼。

作为干事创业的践行者,她从“理智”与“情感”两个层面,建议校友们把求职目光投向海南。

在“理智”层面,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施展抱负的广阔平台。符邹萍介绍,入职后,除了初任培训,还有很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如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

“我得到快速成长,离不开报考选调生计划带来的机遇,但最重要的是组织上为我们搭建扎实的成长平台,设立成熟的培养机制。”她说。

在“情感”层面,气候、景色、生活节奏是很多人在择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海南一定会成为你的‘诗与远方’和‘心安之处’!”符邹萍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当她通过屏幕展示海南的碧海蓝天、绚烂晚霞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为“诗与远方”转化为现实工作和生活场景的美好期待和实际行动加油鼓劲……

海南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

现场签约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菲现场发offer:“我们一口气签了4名医学博士”

■ 海南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当海南医学教育高校遇上山城名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现场发offer,我们学校一口气签约了4名医学博士。”10月25日,在重庆大学,2025年海南省“封关拓新局·四城同办”校招活动重庆站正式启动,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菲一看到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就主动分享这次招聘的好消息。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钟文菲道出学校在重庆招聘的新突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博士岗位招聘实现“零的突破”。该学校是海南高校中非常年轻的一员,于2020年5月成立,是海南省唯一的公办卫生健康类高等职业院校。

“真没想到,很多优秀学子从外地乘坐飞机赶来参加招聘。”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设立招聘台,钟文菲说,“大家不远千里而来,看中的是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医疗卫生事业的广阔机遇。”

“我10月24日就来重庆,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黄志凯说,专业对口,待遇满意,他最终选择了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经过现场面试考核,他顺利与学校签约。

钟文菲介绍,接下来她和同事还将走进广州等地开展招聘,常态化开放博士和学科带头人岗位,欢迎更多学子投身海南医疗事业。

海南日报重庆10月25日电)

作者:
责任编辑: 庞小晴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