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舆地纪胜》中的海南

海南日报2025-10-20 09:03:56

■ 杨树

《舆地纪胜》成书于距今近千年的南宋嘉定、宝庆年间,书籍以“纪胜”为要,专注于人文内容,节录各地方志或图经中的山川、景物、碑刻、诗咏。书中不乏关于宋代时海南地区一州三军——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和吉阳军的精彩描写。

海南山水写意。 云维英作

奇人沥尽心血编纂奇书

《舆地纪胜》的编纂者王象之(1163年-1230年),字仪父,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出身书香门第,系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其父王师古(一作王师亶)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袁州主簿、南剑州教授、江州知州,最后官至广东提点刑狱。此外,王象之的兄长王益之、堂兄王中甫都是进士,家学可谓深厚。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王象之进士及第,随后走上仕途,历任江苏江宁知县等职,不过他却在中年选择辞官归隐,将毕生精力投入地理文献的整理与编纂。

《舆地纪胜》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杨树供图

为什么要编纂《舆地纪胜》?王象之在这一部书的“序言”中大致写出了理由:谈论地理的著作历来众多,郡县有地方志,全国有《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有的描绘不同地域的山河脉络,有的记载历代疆域变迁。这类典籍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大多局限于辨析古今差异、分析异同之处、考察山川地势、查考南北分合。至于那些能够荟萃山川灵气精华、通过文字让读者在凝神观照间仿佛置身奇景之中的著作,却始终未见其踪。正因如此,《舆地纪胜》的编纂才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举。

王象之早年曾跟随父亲辗转多地,在踏足大江南北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为编纂《舆地纪胜》奠定了基础。据记载,王象之为了修书,又耗时十余年收集整理“数百种地理文献”,足迹遍及江淮、荆闽等地,甚至委托亲友搜罗天下图经。

王象之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家境尚算优渥,但中年之后一门心思扑在著述上,无心经营家业。据记载,自与兄弟分家后,他屡次长期外出考察、游历,耗费甚大,家道由此衰落。待《舆地纪胜》成书时,王象之已陷入困顿之境,他不得不向亲友募资,此书才得以刊刻,直至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这部凝聚心血的地理巨著才得以付梓。不过,在《舆地纪胜》付梓后的第三年,王象之心力耗尽,随后在贫病交缠中离世。

幸运的是,王象之沥尽心血著成的《舆地纪胜》经千年流传后虽有散佚,但这一珍贵文献的大体面貌还是保存了下来。

有关海南的内容很丰富

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全书200卷,系统记载了宋代疆域内的山川、城池、人物、风俗等,其中关于海南的记述也很丰富,从“卷一百二十四”到“卷一百二十七”皆为描写海南的内容,分别对应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

《舆地纪胜》中与海南相关的内容包含了州(军)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诗、碑记等不同门类,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分别描述,内容涵盖丰富。

《舆地纪胜》中关于琼州历史沿革的描述。杨树供图

书中详细介绍了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的历史沿革,又介绍了各州军下辖的当时就已经存在的县。其中,琼州下辖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澄迈县、文昌县(今文昌市)、临高县、乐会县(今属琼海市);昌化军下辖宜伦县(今儋州市)、昌江县、感恩县(今东方市);万安军下辖万宁县(今万宁市)、陵水县;吉阳军下辖宁远县(今三亚市)。

关于海南的地理环境,《舆地纪胜》有准确的描述:“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夕一日而至。……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略以为儋耳、珠崖郡。”又记载了海南与众不同的潮汐:“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卒月西流,潮之大小随长短星,初不系月之盛衰,岂不异哉!”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港口交通向来重要,书中对海南古港口“神应港”的记载颇为神奇:“神应港,琼州白沙津,蓄舶所聚之地。其港自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风涛之虞。王帅光祖欲直开一港,以便商旅。已开,而沙复合,人亦难之。忽飓风作,自冲一港,尤径于所开者。神物所相如此,遂名神应港。时淳熙戊申也。”

海南古州县的废立兴衰,《舆地纪胜》也用了不少笔墨来记载,后人从中可以一窥古代海南的地方发展史,比如这样的记载:“废镇州,大观三年,王尚书祖道奏于山心龙门置镇州,以龙门名县,移琼管司在镇。四年,丁兵死损,遂废,复以琼管司归琼州。”镇州是鲜为人知的海南古代州府,位于今天东方市境内,存在的时间极短,如果没有《舆地纪胜》等古书的记载以及今天尚可见的遗址,恐怕无人知道它的存在。

海南风土人情有细致记载

《舆地纪胜》对海南岛的风土人情、人物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此书记载的旧民俗,跟现在相比已经大相径庭,读来颇有意思,比如有关食俗的记载:“(海南人)以薯菜为粮。海南所产秔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蓣为粮,杂菜作粥。东坡云,海南薯为粮,几米之十六。”据记载,南宋时海南人薯蓣为粮、杂菜作粥,基本如此,也常常食不果腹。

《舆地纪胜》中有关海南的记载不少。杨树供图

海南民风向来朴素,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邦(指万安军)与黎蜑杂居,其俗质野而畏法,不喜为盗。牛羊被野,无敢冒认。居多茅竹,绝少瓦屋。妇媪以织贝为业,不事文绣。”

《舆地纪胜》中也有形胜、山川、风景的描写。比如,书中这样描写棋子湾:“石棋子,峻灵山侧有棋子湾,其石如棋子。每取之,即以纸钱抛神山之下。所取不得拣选,取毕视之,黑白相均。”

书中还有不少海南古代土产的记载,其中有如今还常见的椰子、沉香、波罗蜜果等,也有已经灭绝或者罕见的,比如五色雀、橄榄珠、稚酒等。其中,古籍如此描写橄榄珠:“橄榄珠,在琼山县陷屋潭。有小石如橄榄,有窍可穿,号橄榄珠。”

《舆地纪胜》还罗列了许多南宋时海南各地存在的建筑,比如神霄宫、开元寺、报恩寺、兴化寺、宾燕堂、野趣亭、问汉亭、清心堂等。

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向被贬儋州的苏轼求学的故事,算是海南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舆地纪胜》中就有这样鲜为人知的记载:“姜唐佐,字君弼,郡人也。尝从东坡学,跋其课册云:‘云兴天际,歘若车盖。凝眸未瞬,弥漫霮䨴。惊雷出火,乔木縻碎。殷地爇空,万夫皆废。’黄门亦云:‘余兄子瞻谪居儋耳,琼士姜唐佐遂从之游,气和而通,有中州士人之风。子瞻赠之一联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作者:
责任编辑: 马玉琴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