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法律周 | 港澳法律专家携手海南仲裁规则共助自贸港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0月19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18日,作为“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以下简称 “法律周”)的重点亮点环节之一,自贸港模拟仲裁庭活动在海口举办。本次法律周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 法律服务联盟共同指导,海南省律师协会主办,模拟仲裁庭活动则通过“机构仲裁+临时仲裁”双模式模拟庭审、港澳专家深度参与、国际仲裁界嘉宾点评的创新形式,直观呈现海南自贸港仲裁规则的国际化实践,为全球法律界人士搭建了解海南自贸港仲裁制度的专业交流平台。

自贸港模拟仲裁庭活动在海口举办。活动举办方供图

海南省司法厅厅长王磊在致辞中指出,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是自贸港吸引国际投资、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海南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已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奠定坚实立法基础,并着重在临时仲裁、名册外仲裁员选择、司法支持仲裁等方面进行了变通和创新。本次观摩庭活动是对海南自贸港仲裁制度探索和实践效果的一次实战演练,有三个亮点值得格外关注:一是仲裁员队伍的跨区域协作,不同法域、不同背景的仲裁员同台演示,本身就是一次“法治共识”和“共享机遇”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一国两制”下的法治融合优势;二是自贸港特色的仲裁规则的演示,不仅是对自贸港仲裁制度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向全球市场主体传递一个信号:海南自贸港的仲裁规则,既“接地气”又“通国际”,能为各类商事争议提供专业可靠的解决路径;三是实践导向的展示方式,不仅能为业界同仁提供宝贵的实践参考,更能让全球投资者看到,在海南自贸港,他们能找到与国际接轨的争议解决渠道,能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自贸港模拟仲裁庭活动在海口举办。活动举办方供图

在全场嘉宾见证下,海南国际仲裁院与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持续开展全方位合作,为自贸港仲裁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琼港合作的持续深化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仲裁观摩庭以“海南自贸港仲裁规则落地应用于国际商事纠纷高效化解”为主题,紧扣海南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目标,通过模拟真实商事纠纷场景,重点演示《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临时仲裁规则》的实操逻辑,呈现海南自贸港在仲裁实践上的最新探索。机构仲裁以其规范的管理、完善的程序和稳定的服务,成为众多商事主体的选择。首先进行的机构仲裁模拟庭审采用《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来自澳门和海南法律界的实务专家分别扮演申请人、被申请人代理律师及证人,演示了机构仲裁在程序规范、证据质证、辩论环节的操作要点。临时仲裁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更为灵活,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常见模式,也是海南自贸港仲裁制度集成创新的亮点之一。下半场的临时仲裁模拟庭审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临时仲裁规则》进行审理,来自香港法律界的实务专家分别担任申请人大律师、被申请人大律师、证人和旁述,充分展现自贸港临时仲裁规则充分尊重当事人自主约定的核心原则,可以为各类商事主体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纠纷解决工具。

模拟庭审演示结束后,国际独立仲裁员陶景洲,“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理事苏绍聪,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刘郁武,海南省仲裁协会理事金曦依次进行点评。四位国际国内顶尖仲裁专家从不同角度点评了模拟庭审中的各项专业细节,高度肯定了海南自贸港仲裁制度集成创新展现出的开放包容,并表示海南自贸港仲裁制度设计能为全球商业主体提供国际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商事仲裁服务。

本次法律周仲裁观摩庭活动吸引了境内外法律专家热情参与,既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包容开放的制度设计,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接轨的仲裁规则,也为后续琼港、琼澳在仲裁领域的深度协作奠定良好基础,更进一步增强了海南仲裁品牌的国际公信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注入全新动能。

作者:
责任编辑: 曾令瑾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