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不是“终点站”,这样过好每一天

当医生告知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时,很多人会瞬间陷入恐慌。在大众认知里,透析似乎等同于生命进入倒计时,是不得不接受的终点站。但事实上,血液透析早已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帮助慢性肾衰竭患者延续生命、维持生活质量的“桥梁”。它就像给罢工的肾脏找了位“临时帮手”,让身体能正常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让患者依然能有尊严、有质量地过好每一天。

一、什么是透析?

我们的肾脏就像身体里的智能过滤器,每天处理约180升血液,把代谢产生的尿素、肌酐等废物,以及多余水分过滤出来,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可当肾脏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逐渐失去功能,这些废物和水分就会在体内堆积,引发乏力、水肿、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血液透析,就是通过透析机模拟肾脏的过滤功能,帮身体减负。

血液透析的过程并不复杂:医护人员会通过患者手臂上的内瘘(手术建立的血管通路,方便血液进出透析机),将血液引入透析机。机器核心部件是透析器,里面布满半透膜——血液在膜的一侧流动,另一侧是透析液,两者通过半透膜完成物质交换: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废物会渗透到透析液中,多余水分通过超滤排出;同时,透析液中的电解质会根据身体需要进入血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净化后的血液再流回体内,每周2-3次,就像给身体定期大扫除,让身体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

二、日常管理

饮食:挑着吃是为了减少身体负担

透析不能完全替代肾脏的所有功能,比如对钾、磷的排泄能力依然较弱,所以饮食控制要精准。限盐,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日常要少吃咸菜、腌制品、加工肉类,做饭用葱、姜、蒜、醋等天然香料代替盐,必要时用无盐酱油;限钾,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要避开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高钾食物,选黄瓜、冬瓜等低钾蔬菜时,可先焯水再烹饪,减少钾含量;限磷,高磷会导致皮肤瘙痒、骨骼疼痛,要少吃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同时遵医嘱吃磷结合剂,吃饭时服用能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透析患者需要足够蛋白质维持肌肉量,但过量会增加负担,所以要选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优质蛋白,具体量要根据体重和医生建议定,既不缺营养,也不添负担。

水分:算着喝避免透析时遭罪

如果摄入过多水分,透析间隔期体重增长过快,不仅会加重水肿、高血压,还会让透析时超滤压力变大,引发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等不适。

首先要明确安全饮水量——通常是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具体数值遵医嘱。日常用固定杯子喝水,量出为入;口渴时别猛灌水,含一小块冰或用清水漱口后吐掉,也能吃少量去皮的低钾水果缓解;还要注意隐性水分,粥、汤、面条、水果里的水分都要算进去,避免不知不觉喝多。

用药:遵医嘱是健康的“防护网”

透析患者常需要吃多种药,比如控制血压的降压药、纠正贫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调节钙磷平衡的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等。这些药是维持身体稳定的关键——贫血会导致乏力心慌,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能帮身体造红细胞;钙磷失衡会伤骨骼和血管,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能调节平衡。

特别注意: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波动,甚至有危险。服药后若有不适,及时和医生沟通,让医生调整方案,别硬扛。

运动:适度运动让身体更有活力

适度运动好处多: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力,缓解乏力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手臂上的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更能调节情绪,减轻焦虑抑郁。

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温和瑜伽、室内骑自行车等,强度要循序渐进,之后根据身体情况加量。注意避开透析当天,别用内瘘手臂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心慌、胸痛,立刻停下来,必要时就医。

心理调节:别把自己“困”在疾病里

首先要正确看透析:它是和降压药、胰岛素一样的治疗方式,是帮你维持健康的手段,不用觉得特殊。其次多和家人、朋友坦诚说感受,他们的理解会给你力量;也可以加入透析患者互助小组,和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如果情绪问题严重,比如持续失眠、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兴趣,一定要找心理医生。专业的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能帮你调整心态,走出情绪低谷——良好的心态是治疗的“助推器”,心态积极了,才能更好配合治疗,享受生活。

定期监测:“按时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是保障透析效果的关键。透析患者通常每月要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身体状况和透析效果——比如血红蛋白能看贫血是否纠正,血肌酐、尿素氮能看透析是否充分,血钾、血磷能判断饮食和用药是否有效。

医生会根据这些指标调整方案:比如血红蛋白低,可能会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血磷高,可能会调磷结合剂用量,或建议更严格限磷。所以千万别觉得没不舒服就不用查,很多指标异常早期没症状,长期不管会伤身体,按时复查才能让治疗精准,让身体更稳定。

总之,血液透析或许会改变你的生活,要定期去透析中心,要控制饮食水分,要坚持服药。但这些改变,不是为了“应付”疾病,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它不是生命的终点站,而是让你有机会继续陪伴家人、晒晒太阳、做喜欢的事的新起点。

生活的质量,从不是由是否透析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的。科学管理日常,积极调整心态,善用身边的支持,你就能在透析的日子里,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过好每一个当下,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肾病科 主治医师 罗慧平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