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 | 踢开出行的“绊脚石”力度需再大点
南海网2025-10-13 20:45:07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更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
近日《问政海南》栏目在海口街头走访时,却发现了一些“伤痕累累”的路段,成了市民出行的“绊脚石”:如,白龙北路与新龙横路交叉口积污水问题;再如,龙昆南的“易滑”人行道地面砖;以及,滨海大道非机动车道井盖不平边缘裸露,致市民差点摔车……这些“问题路”频现,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更威胁着市民的出行安全。
虽然,目前有的“问题路”已在媒体的曝光和社会监督下进行了整改。但“问题路”险象环生并非一日两日,长的数月、数年都有,试问一句:倘若不是网友报料和媒体的持续关注,这些“问题路”是否依旧会潜伏在那里?除了这些被关注的之外,又有多少“问题路”等待“抚平”?
城市道路连缀着千家万户的出行路,凹凸不平、长期积水、容易打滑等等,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民生获得感的大事。而网友的接连报料和呼吁背后,更是群众对精细化治理的迫切期待。
一个城市的温度,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精细化治理,是对城市负责,也是对市民负责。因此,想要踢开出行的“绊脚石”,相关职能部门力度还需再大点,不能总是等到问题被推到聚光灯下才应对,而是要主动出击,下好“绣花功夫”,建立起长效的道路管理机制,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全面排查,提前整改。小到一处裂缝,大到路面沉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让城市的每一条道路,都成为百姓出行的“安心路”。(图文/杨彦婷)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