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 | 破除“文山会海”“小马拉大车”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南海网2025-10-11 13:37:25

作者:符勇

在国家治理的宏大体系中,基层是“神经末梢”,承担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诸多重任,直接关系执政根基与民生福祉。然而,长期以来,“文山会海”和“小马拉大车”问题如沉重的枷锁,严重束缚了基层的活力与发展,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更影响了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为基层减负赋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过去一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精简文件、严格会议纪律,特别是中办、国办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这场瞄准基层痛点的精准整治,让基层迎来“减负赋能”的春天。

一、“文山会海”与“小马拉大车”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文山会海”现象泛滥——“文山会海”是基层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基层干部常常陷入会议层层套开、文件叠床架屋的困境以及重复的检查考核之中,大量的时间被消耗在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尽的材料里,他们在“文山会海”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难以脱身。例如,某县根据上级部门印发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县级配套实施方案,在方案又要求乡镇研究制定方案,层层制定工作方案;某地一名社区书记被同事戏称为“会长”,因为绝大多数会议都需要他参加。基层应付各类会议和文件的时间超过实际工作时间,这种现象使得基层干部无法将精力集中在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上,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小马拉大车”困境凸显——“小马拉大车”则形象地描绘了基层面临的权责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任务超载、责任超载、压力超载。基层单位承担着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重任都落在基层那并不宽阔的肩头。然而,基层的资源却如涓涓细流,人力捉襟见肘、物力难以为继、财力左支右绌。例如,许多本应由上级部门或专业机构承担的责任被随意转嫁给基层,出现“权小责大”的权责倒挂现象。基层这匹“小马”,被层层加码的任务压得气喘吁吁,干部无法轻装上阵,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权责不匹配——基层单位往往面临任务重、压力大的现状,上级部门将大量的工作任务下压到基层,任务超载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导致基层在执行任务时困难重重。例如,基层承担了信访维稳、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任务,但却没有足够的人力、资金和执法权力来开展工作。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分配向基层倾斜不足,使得基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编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导致基层缺乏足够的人员来开展工作。财政支持不足,使得基层的办公条件难以改善,技术设备落后,影响工作效率。

工作流程冗杂——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僵化的制度设计,使得基层工作流程繁琐。工作时间大部分耗于填表、迎检、留痕,证明考核过多过频,存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基层干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这些行政事务,无法专注于实质性的服务工作。

三、系统施策破解基层治理困境

针对基层治理中的“文山会海”和“小马拉大车”问题,必须持续做好基层关怀“加法”、文山会海“减法”、鼓励实干“乘法”、祛除顽疾“除法”,为“车”减负、为“马”赋能。

在文件会议减量提质上发力——严格会议审批制度,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长,提高会议质量,避免形式主义的会议。提倡开短会、讲短话,确保会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县通过严格会议审批,推行周三“无会日”和“不参会申请”制度,组织会议“合开并开”,减少了不必要的会议;试行县级领导调研活动清单报备制度,有效避免扎堆调研;把近200个县级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为25个,带动文件、会议数量减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在统筹规范督检考上从严——告别多头检查的混乱、重复检查的折腾,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考核机制,注重工作实绩,减少对形式和材料的过度要求。例如,某县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开展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将年度考核事项整合为1个综合考核,面向乡镇设置118个指标、同比减少80%,面向县直单位设置94个指标、同比减少88.6%;摸底排查基层多头重复报送数据情况,积极开展基层“一表通”建设工作,让基层干部从这些沉重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

在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上提升——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推广信息化办公手段,利用视频会议、在线办公等方式,减少面对面会议和文件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例如,某县制定政务应用程序管理办法,清理非必要微信工作群、小程序和“僵尸”公众号,整合政务系统APP实行“一键办公”;推行乡镇线上参会,减少偏远乡镇到县内参会来回消耗的时间。

在借调抽调基层干部上规范——借调抽调中的违规行为,根子往往在上级部门,上级机关应举一反三,严格规范借调抽调工作。例如,某地健全完成干部借调抽调机制,调前强评估,涉及民生保障、应急处突或重要岗位承接等关键任务,基层可依规申请暂缓;借中强协同,通过“编制归属+管理考核”双向发力,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借后严时限,6个月到期必须“人岗归位”并以“动态台账”全程跟踪确保落实。

在基层权力责任界定上明晰——清晰划分基层职责范围,避免职责不清,出现与机关部门推诿扯皮的乱象。例如,某县全面推开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建立“乡镇草拟+部门提炼+编办复审+乡镇完善”的梳理评估模式,清理退出非必要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以及出具证明事项,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梳理村级依法履职协助政府工作目录清单工作流程图,明确权力事项具体要求,同步建立健全事项准入机制。

在基层资源力量投入上倾斜——优化配置编制资源,壮大基层力量;增加财政资金支持,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某县充实基层力量,推动职能编制动态调整,开展编制“减上补下”工作;加大招录乡镇干部力度,提拔和交流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将大批基层年轻干部纳入“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库”重点跟踪培养。

四、展望与建议

持续推进改革——整治“文山会海”“小马拉大车”问题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各地应结合实际,持续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确保基层减负赋能工作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强化监督评估——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减负赋能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鼓励创新实践——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减负赋能模式和方法。对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推动全国基层减负赋能工作的开展。

总之,破除“文山会海”“小马拉大车”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持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真正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基层轻装上阵,释放最大潜能,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构筑起和谐稳定、活力四射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作者系三沙市旅游和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文昌事务管理局局长,2025年秋季学期海南省委党校中青一班学员)

作者: 符勇
责任编辑: 杨彦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