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禁止游客捡枫叶,网友质疑“太小气”,最新回应
北京青年报2025-10-11 08:39:51
近日,一景区禁止游客捡枫叶的规定引发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10月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在辽宁本溪的老边沟景区,有广播提醒游客: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的也不行。
网友发布的视频截图
不少网友对此感到疑惑:禁止采摘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捡枫叶呢?
该规定引发网友争议,有人认为景区“小题大做”。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因为有人摘了会说是捡的”。
10月9日上午,老边沟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以来都有这个规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记者注意到,2024年就有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该景区多处广播提示:“景区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枫叶,你比枫叶更美丽,无需把它带回家,游客朋友爱护环境,文明游览。”
关于落叶的重要意义,科普中国曾发文称:
林地上枯枝、落叶、树皮、花、果等的堆积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腐烂分解成腐殖质,供给林地土壤养分,并有保蓄水分的作用。
另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园林废弃物相关负责人介绍,将5厘米以下树枝和树叶粉碎后,经过翻抛堆腐发酵能够产生有机质,据计算,1吨树叶大概能产生300至400公斤的有机质。
针对此事,大象新闻发表评论称——
捡落叶虽没恶意,但大规模捡拾,不仅影响公共景观的完整性,还可能中断土壤养分吸收,生态多样性也会因此受到威胁。
景区保护生态的初衷值得肯定,不过做法可以更有温度。比如建造一些枫叶打卡点,让游客尽情观赏拍照;实行分区管理,核心观赏区严禁捡拾,非核心区设置“可拾取处”,增加互动体验;景区统一收集落叶,出口处免费发放,满足纪念需求。这样一来,既能守住生态红线,又能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实现双赢。
毕竟,保护生态不等于拒绝和自然互动,当“一刀切”变成“弹性保护”时,游客带走的不仅是纪念品,更是对生态的敬畏与热爱。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南方日报 极目新闻 大象新闻 央视新闻 科普中国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