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洋浦为自贸港封关“模拟考” 问题清单正变短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0-03 09:00:32

今年的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开放发展新阶段。目前,距离全岛封关运作还有七十多天。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样板间”,洋浦承接了全岛超七成的进口货物量,许多首创政策都是在这里试点后推广全岛。为了能让自贸港的多项开放政策,快速落地惠及更广的人群,洋浦现在正在做什么?来看记者在海南的调研。

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这几天,一批扩建所需的大型设备刚刚抵达,就遭遇台风。趁着天气稍微转好的片刻,技术部经理李俊铮赶紧来到码头上,检查新设备的调试情况和整体工程进度。

李俊铮告诉记者,此次扩建后,码头将拥有2个20万吨级深水泊位,可满足目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需求,年设计通过能力也将提升超30%,达到500万标箱。

封关后,进口“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将从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到约6600个税目;能够便利化通关的货物,申报项目从105项简化至33项,如何能让外贸企业更快享受到这些政策,是洋浦海关最近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监管处处长 黎文:现在企业迫切地需要我们对封关运作后的这些政策有一个解读。目前已经结合我们现在封关运作后要下发、要实施的这些政策已经做了全面的梳理。后续我们会把这些信息通过宣讲的方式带到企业,让企业能够更快、更顺利地去适用这些政策的红利。

洋浦如何让货物离岛效率更高?

全岛封关运作之后,海南自贸港针对进入内地的货物,设有特殊的“二线”监管方式。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货物经由海南自贸港销往内地,这对通关速度和时效提出更高要求。

洋浦如何进行更加精准管理,提升效率?继续来看记者的调研。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遇上了一次由洋浦多个职能部门和外贸、港口企业,共同参与的全要素演练。

封关之后,一些类型的货物离岛,有新的查验和通行管理方式,这个过程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所以最近只要天气允许,洋浦每周都要进行两次实地演练,所有与封关之后货物运往内地相关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演练结束就立即举行的复盘总结会上,各部门每次都要一起排查、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在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工作人员的电脑上,记者发现,经过上半年的演练,目前问题清单的长度越来越短,问题种类,也在减少。

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口岸组负责人 李雪莲:从模拟演练到专项测试到专项演练,到现在我们的试运行(压力)测试,一些问题都已经消除掉了。现在问题主要是停留在信息化系统上的比较多,我们这个系统还需要磨合。

更高水平的开放,需要更多创新的管理方式,这也意味着摸索和尝试还将持续。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冯楠:“二线口岸”对于全中国的口岸建设来说都是一个新兴事物,如何进行“二线口岸”的管理和运行就需要涉及的执法部门、相关企业包括码头企业都要高效协同运营。我们现在只能说尽量地去(模拟)实战的情况,但是有一些实战的情况,还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可能才会遇到。

企业“朋友圈”扩大 带动产业不断升级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是希望通过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企业扎根海南。

封关之后,企业在海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会进一步优化,企业会因此有什么变化呢?

刘鹏是洋浦一家汤料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虽然他的工厂10月底才会正式投产,他最近却比之前建厂的时候还要忙。

海南中熬汤业负责人 刘鹏:目前海南新出的累计加工增值(免关税)的一个政策,其实挺有利于我们这种肉制品的企业。

这天,刘鹏来到一家同在洋浦的肉类进口加工企业,想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正在两人商量如何解决合作落地细节中的问题时,洋浦海关和保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这里,现场调研、现场答疑,让很多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属地查验处科长 刘俊:加工增值率累计合作核算的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一个系统是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后面我们会派(专)员对您公司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洋浦,现在各个部门正在积极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扩大“朋友圈”,争取在封关之后,企业能够尽快享受升级政策。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冯楠告诉记者,这几年利用自贸港的政策,洋浦已经落地了包括粮油加工、健康产品、石油化工等多个产业,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物流等配套也逐步完善。封关之后,升级政策还将推动洋浦的产业持续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赵曙光 董彬 李嘉楠 张昊)

责任编辑: 周玉敏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