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时评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留客留心

海南日报2025-10-03 08:16:15

■ 张成林

国庆中秋假期,海南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繁忙、争奇斗艳的景象。相比以往,各地对节日有着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海口开启海口艺术周,将各类艺术活动送到游客身边;定安举办糟粕醋美食文化周,让游客“吃得香、玩得嗨、感受足”;澄迈推出“文化澄迈・十二乐章”之福山文化月“福山·Life来福”系列活动,多维度展现福山镇文化魅力;三亚则推出乡村美食节,以“味蕾游”激活乡村活力……一个个“艺术周”“文化周”“美食节”,给游客送去跨时段的沉浸式深度体验,让“来海南”多了些理由。

八天长假,是打卡式观光,还是深度体验游?游客多会选择后者。我省各地推出的“活动周”文旅模式,有着跨时段、多样化、立体式的体验安排,既有利于破解以往单一活动吸引力不足、引流效果差的尴尬,也可避免游客“来了、看了、走了”的“过客”式游玩弊端,增强让游客“留下来”的吸引力。拿海口艺术节来说,10天,61项近150场活动,既有草坪音乐会、欢乐大巡游、无人机光影秀等拉满肾上腺素的活力场景,也有画展、舞蹈、戏曲、走秀等“近在身边”的美好体验,可契合游客多样需求,延长停留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节”“活动周”文旅模式,关联性很强,可融合文化、旅游、商业等多元业态,形成良性互动生态。以往,单项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短时的,且局限于活动周边,很难获得持久效应,而“活动周”模式则可有效破解这一短板。比如,海口艺术周通过“文体旅商展”联动,拓展体验深度与广度,有效延长了消费链条,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再如,三亚持续数天的乡村美食节,能让游客有充足时间深入乡村,体验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从而带动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就当地来说,这也是打造文化名片、塑造文旅品牌的重要依托。塑造一个文化品牌、文旅IP,不仅需要当地把故事讲好,还需要游客的良性互动,形成双向奔赴的共鸣,这是单向文旅活动所无法达到的。而持续数天的“活动周”,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讲述一个完整、立体的文化故事。以定安糟粕醋美食文化周为例,倘若只是单项活动,那就无外乎普通的美食市集。而“文化周”模式则让游客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吃”上,还可以通过一个个场景,沉浸式体验糟粕醋文化,增进对定安美食文化的情感认同。

换句话说,相比于分散的、短时性活动,“活动周”文旅模式主题更鲜明、特色更突出,且直观易记,既有利于传播,也利于口碑累积,可更好提升文旅形象。当然,此类文旅模式能否产生持续效能,还有赖各地深入谋划、经营,如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只是一个个单项活动的简单累积,那么,不但难以产生应有效应,还会消解游客的好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各地需要深挖最具独特性的文化资源,让文旅主题更集中、更鲜明,避免同质化;同时,坚持体验至上,追求深度、提升品质,让文化体验融入各个环节。

从“举办一项活动”到“运营一个活动周”,体现出各地对特色文化的重视,对游客需求的看重。如今,各类深度体验套餐已经呈了上来,期待广大游客不做匆匆而过的“看客”,沉下心来,以“归人”的姿态,在慢下来的时光里,遇见海南更深一度的美,让旅行体验更丰富、难忘。

作者: 张成林
责任编辑: 方诗颖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