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分享一个绝佳的心态:飘然
央视新闻《夜读》2025-09-24 22:22:57
所谓飘然,是指一种轻盈洒脱的状态,一种超脱淡然的心境,更是一种焦虑时刻的解药。你可以想象一片羽毛在空中飘着,它轻盈而自由,不被束缚,就这样全然忘我地存在着。
飘然不是轻浮,更不是逃避,它是一种清醒的从容,一种内心的定力,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飘然的有用之处,在于能将我们从内耗的泥潭中拽出来,以一种更泰然的状态面对人生难题。
南海网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飘然,让我们换个角度体察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内耗,是出于对过去的不甘与对未来的害怕。而“飘然”告诉我们,要学习成为自己情绪的观察者。
拥有飘然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在焦虑来袭时,不被它裹挟着行动。当你知道“我正感受到焦虑”,而非“我就是焦虑”时,视角的微妙变化,就为你腾出一方宝贵的心灵空间,让人得以喘息,也更有余裕来处理当下的问题。
庄子说“乘物以游心”,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心理学上所讲的“正念”,也是告诉我们要接纳已发生的事实,不要过度关注脑海中来来去去的念头,将能量用于有效的行动。
飘然,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压力与挑战。
面对生活挑战,最好的策略是“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的举重若轻。当我们把一场考试、一个项目视为生死攸关的问题,便会不由地紧张焦虑,动作变形,事倍功半。
而当我们怀揣飘然之心,视其为一场展示,对结果抱持一份开放而好奇的心态,同时在“战术”上重视它,去精心准备,全力以赴,这份轻盈往往会为你带来更好的结果。
比起终点如何,当下的每一步才是更重要的。就像很多顶尖的运动员都说过类似的话,“重要的永远是眼下这一球”。在这个前提下,飘然可以让你放下对结果的担忧,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重重负担,在当下轻轻跃起。
飘然,让我们获得更多面对挫折的韧性。
苏轼的一生,便是“飘然”的绝佳注脚。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他飘然于个人际遇的沉浮之上,将所遇逆境都变成了让精神开花结果的沃土。
拥有“飘然”的心境,就是习得一种泰然的姿态面对逆境。它不是逆来顺受的麻木,而是在理解生活本质后勇敢前行;它不是自大和轻视,而是拥有化解一切难题的韧性;它也不是能屈能伸的油滑,而是用心态和智慧去坚持自己的道路。
飘然让我们在挫折面前,变得勇敢而坚韧。
飘然,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边界清晰”的从容。
许多源于人际关系的焦虑,本质上是过度在意他人的目光与期待。但飘然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建立起清晰的心理边界,懂得“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坚持走自己的路,也给别人评价自己的机会。
飘然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自己的内核稳定,自由而从容地做自己,对来自他人的评价一笑而过。它是不讨好,不控制,不纠缠,真心相待,让每个人都能在关系中获得自由呼吸的空间,拥有来去随心的自由。
南海网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对于焦虑中的人而言,“飘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优雅、也更强大的活法。
但需要强调的是,“飘然”的底色,永远是积极担当,是勇敢地大步向前。它是“尽人事”之后的“听天命”,是拼尽全力后的坦然无悔。想要收获坦然,先要尽力施为。因为,唯有在认真对待责任后,才能拥有笑对任何结果的资格。
愿你我,都能拥有这份“飘然”之心,轻盈地穿过人世,活出生命该有的从容与自在。
在日常生活中修炼飘然的心态——
关注呼吸。呼吸是让思绪飘然离去的绝佳锚点。情绪翻涌时,请深呼吸。
调整认知。当脑中响起负面的声音时,试着为这个想法加个前缀:我注意到我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想法。这个小技巧可以让你和负面念头间拉开距离,让你看清想法是想法,而真实是真实。
培养幽默感。试着用轻松一点的视角描述困境:“看看这回我能加到什么技能点”,或是“看看生活这次整什么活”。你会发现,幽默巧妙地化解了现实的滞涩,你拥有了更多的心灵空间。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