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这样选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肉制品消费提醒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9-24 18:00:15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24日消息(记者 蒙健)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安全、放心的肉制品,健康地享用美味,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肉制品消费提醒。
据介绍,肉制品常见风险如下:
一是微生物污染风险。肉制品蛋白质含量较高,在生产、流通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出现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超标,肉毒毒素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肉品变质,影响食品安全。
二是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风险。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改善口感,肉制品中可能过量使用防腐剂如山梨酸、亚硝酸盐等,以及着色剂如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等。
三是兽药残留超标风险。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若未遵守休药期规定,易在动物体内残留。
此外,还有品质不合格风险。肉制品中的脂肪易在光照、氧气、高温等条件下氧化,影响风味和品质。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市民在选购肉制品时,首先要认准“身份”。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或信誉良好的肉类经营场所。购买生鲜肉,重点查看肉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购买预包装肉制品及肉馅月饼,需关注产品标签标识,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标志)、配料表等信息清晰完整。预包装肉制品属于食品生产许可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者、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拒绝购买“三无”产品。
其次是关注“颜值”。新鲜肉类(生鲜肉)应色泽自然(如猪肉呈淡红或鲜红,牛肉呈深红,禽肉呈淡黄或白色),有光泽,脂肪洁白。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弹性好。正常肉味,无酸败、哈喇味或刺鼻的化学味等异味。颜色过于鲜艳(尤其警惕异常鲜红)或暗沉无光、表面发粘、有异味(酸败味、腐臭味)的肉品需警惕。
第三是包装“体检”。购买预包装肉制品,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配料表首位应为肉,而不是淀粉、大豆蛋白等物质。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排位靠后,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的规定。留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无胀袋或漏气现象。胀袋通常意味着微生物繁殖,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第四是环境“达标”。购买需要低温保存的肉制品时,留意储存环境是否在规定的冷藏(0-4℃)或冷冻(-18℃以下)条件下。不符合储存要求的肉制品易腐败变质。
第五是警惕购买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掺杂掺假”等问题肉品。购买时需要关注肉制品的价格是否与新鲜肉的价格相匹配。对于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农村猪”“山猪肉”,以及在网络平台或实体店销售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肉制品,应谨慎选购,避免买到存在风险隐患肉制品。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选购肉制品,拒绝购买来源不明的低价肉制品,不购买监督抽检公示不合格产品;购买肉制品后,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发票、电子交易等有效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预包装产品按标签标识说明存放,开封后应尽快食用。熟肉制品避免较长时间冷藏或反复解冻,每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熟肉制品和非熟肉制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消费者选购肉馅月饼应尽量选择超市、品牌专营店等正规渠道,认准知名品牌或具有良好口碑的月饼生产者,购买时应查看外包装是否规范完整,标签标识是否清晰,是否满足储存条件。
消费者如发现肉制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