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海口海关多措并举助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9-23 17:02:57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23日消息(记者 余育桑)9月22日,记者从“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介绍会获悉,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口海关以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推动“零关税”政策落地、构建智慧监管模式及制度集成创新,助力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据悉,2024年,海南外贸年均增长21.7%,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封关运作进入冲刺阶段。
“零关税”政策扩容增效,促进消费活力
海口海关围绕“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三大领域,推动“零关税”政策实现“海、陆、空”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货值达255亿元,减免税款49亿元,惠及558家企业,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按照“三不限”原则,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展至全岛,备案企业达129家,实际开展业务企业51家,累计内销货值109亿元,免征关税8.5亿元,带动医药、粮油、珠宝等产业集聚发展。
海口海关所属三亚海关关员在免税店开展日常巡查。
离岛免税与医疗特区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增长。离岛免税新政实施后,海关监管购物金额超2000亿元,购物人数达3000万人次,支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博鳌乐城“医疗特区”进口“零关税”药械货值2.25亿元,减免税款2947万元,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升级。
此外,维修产业政策持续释放红利,暂时进境维修政策已维修飞机100架,暂时出境修理复运进境免关税货值26亿元,免征关税3800万元,助力海南打造全球维修产业基地。
9月10日,海南自贸港承接首单约旦进境飞机维修业务。海航技术供图
智慧监管模式创新,构建“一线二线”精准管控体系
封关运作后,海关更加突出自由贸易。海关以“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共管”为思路,构建高效精准的监管体系,保障贸易的自由便利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一线”自由便利化,对不涉检、不涉证、不涉税的“零关税”货物及保税货物实施径予放行,企业申报项目从105项压减至33项,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二线”智能高效化,在“二线口岸”对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三类货物实行智能管理,报关单项目从105项简化至42项,并推出“分批出岛、集中申报”模式,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智慧监管方面,海关建成涵盖29.7亿条数据的大数据池、147个风险特征库和93个大数据模型,开发“零关税”、加工增值、离岛免税等智慧场景,实现自动化监管和智能化预警。信用监管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对高级认证企业降低查验率,推动通关便利化。顺势监管将海关流程嵌入货物出岛环节,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协同监管则与多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和执法互助机制,在享惠主体审批、规范运营和打击走私等方面形成合力。
新海港待渡区停放的车辆等待出岛。记者 汪承贤 摄
制度集成创新,推动政策产业深度融合
海口海关细化制定10个关级配套制度,完善封关运作监管体系,并优化加工增值政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扩大进口料件范围,将海南自产料件纳入增值计算,激发市场活力。为保障封关后“二线口岸”高效运行,海关开展“百日攻坚”五大行动,通过政策宣讲、精准服务和测试演练,覆盖100家重点企业,解决政策适用难点。全流程、全要素测试演练已试主体、试硬件、试系统,保障封关后运行稳定。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封关目标,持续推动政策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打造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海南样板”。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