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巾帼好网民故事 | 邓梦慧:用短视频解锁传播新方式 让海南苗族文化走向更远

编者按:

指尖传递正能量,巾帼建功自贸港。2025年度“海南巾帼好网民故事”暨“争做巾帼好网民优秀案例”征集推选活动圆满落幕,经过广泛推荐、严格评审,10个动人故事脱颖而出。她们是屏幕后的创作者、互动中的守护者、浪潮里的引领者,以理性传递信念,以温情照亮网络,以智慧赋能时代。她们是海南女性在互联网上的精彩缩影,也是自贸港建设中闪耀的“她”风景。

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将陆续展播这一批海南巾帼好网民故事,记录她们在弘扬主旋律、参与网络治理、创作优质内容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我们期待让这些充满温度和力量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传递与追随,共同营造清朗友好、文明向上的网络新风尚,为海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巾帼动能。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19日消息(记者 潘頔)在保亭响水镇的田间地头,有一位每天围着灶台、农田和孩子打转的普通苗族家庭主妇——邓梦慧。1991年出生的她,性格腼腆,闲暇时最爱做的事,便是哼一曲悠扬的苗族民歌,绣一件精美的苗绣,在寻常烟火中守护着小家庭的幸福。而如今,她的身份多了一层——短视频博主“海南小鲁班”,用镜头将深藏山间的苗族文化带向了全国,成为非遗传承路上的“新农人”。

邓梦慧在绣头巾。受访人供图

改变的契机,源于一次偶然的短视频浏览。几年前,邓梦慧在闲暇时刷到一条关于非遗传承的短视频,屏幕里那些鲜活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她瞬间灵感迸发:“我每天的生活里,就藏着最真实的苗族文化,为什么不拍下来?或许互联网能让这些文化走得更远。”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向来腼腆的邓梦慧鼓起了勇气。她第一时间拉来丈夫,让他当起自己的摄影师。彼时,夫妻二人都是短视频创作的“门外汉”,农忙之余,他们一边在田间地头摸索拍摄技巧,一边琢磨视频内容方向,从构图、运镜到剪辑,全靠一点点 “啃” 教程、做尝试。

邓梦慧绣好的头巾。受访人供图

不久后,以 “海南小鲁班” 为名的短视频账号正式上线,镜头里,是邓梦慧在农田劳作的身影,是苗族服饰的精美纹样,也是苗家厨房飘出的香气。

账号运营初期,邓梦慧发布的作品播放量寥寥,评论区更是鲜有互动。但这位苗族姑娘没有气馁,她开始反思:“单纯记录生活不够,要让大家真正爱上苗族文化,得把细节挖深、讲透。”

此后,邓梦慧的视频有了清晰的方向:她穿上不同款式、色彩缤纷的苗族盛装,在镜头前细细展示刺绣的针法寓意,让每一件服饰都成为文化的 “活载体”;她走进厨房,从采摘枫叶、制作三色饭开始,完整呈现苗族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苗家氛围的独特。

渐渐地,评论区热闹了起来。“第一次知道苗族服饰有这么多讲究,被圈粉了!”“好想去保亭,亲手试试苗绣,尝尝阿姐做的三色饭!”一条条热情的留言,让邓梦慧倍感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她用视频传播苗族文化的决心。

如今,“海南小鲁班” 账号已发布上百条关于苗族文化的短视频,收获了上万名来自天南地北的粉丝。在她看来,每一条视频都承载着传播文化的责任,她会继续拍好苗族的服饰、美食、技艺,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魅力。

从田间地头走向镜头前,邓梦慧用勇气和坚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之路。这位普通的苗族农妇,正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深藏山间的苗族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作者: 潘頔
责任编辑: 陈月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