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台风正扎堆来袭 大数据揭秘秋台风为何多“狠角色”

中国天气网2025-09-19 19:27:44

近日,秋台风一个接一个生成,并将陆续影响我国。在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登陆广东后,第18号台风“桦加沙”也正在靠近我国,或于下周直奔华南,带来猛烈风雨。根据预报,“桦加沙”强度或达超强台风,并可能强势登陆我国华南一带沿海。

秋台风有何特点?1949年至2024年的气象数据显示,相比夏台风,秋台风“狠角色”更多,影响不容小觑。

一年中有四成以上台风为秋台风

通常,我们把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统计显示,1949年至2024年间,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67个,为台风最活跃季节,而秋季也有859个台风生成,全年占比44%,仅次于夏季。

虽然夏季台风的生成数量是一年中最多的,但从各台风的巅峰强度来看,秋台风的实力更胜一筹。

1949年至2024年数据显示,七月和八月的台风,巅峰强度在台风及以上级别占比不足60%(在当月台风总数中的占比),而九月和十月台风的巅峰强度达到台风及以上级别的占比都超过60%,其中十月高达74%。

秋台风路径偏南 最偏爱广东海南一带

与夏台风相比,登陆我国的秋台风登陆地点明显偏南。

气象大数据显示,夏台风多在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地登陆,在辽宁、山东、江苏等偏北地区登陆的也比较常见;而秋台风路径相对偏南,秋台风登陆最多的为广东、海南、台湾和福建,其中广东高达72次,除2022年的台风“梅花”一路北上登陆了山东、辽宁外,再无秋台风登陆江苏以北的情况。

秋季台风登陆点南移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有关。台风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外侧活动,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逐渐东退南移,台风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导致路径也偏南。所以,秋台风比较少影响到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的省份,影响的势力范围集中在华南一带。

秋台风遇上冷空气 灾害影响升级

历史上,曾有多个秋台风给我国造成过严重影响。1949年至2024年共有9个秋台风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虽然概率不高,可一旦遇上,破坏力极强。

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还要数2024年的台风“摩羯”,它以超强台风级别接连登陆我国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越南广宁,这在整个台风界都是非常罕见的。

排名第二的是超强台风“Marge”,1973年9月14日,它登陆了海南琼海,共造成海南省超900人死亡,超6万人受伤,12.6万间房屋倒塌,损失惨重。

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秋台风,是2016年的“莫兰蒂”,在9月15日中秋节当天,它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厦门后,一路向西北方向挺进,给福建、广东、江西、浙江、上海、江苏等11个省份带去狂风暴雨,在台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何秋台风破坏力如此大?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海水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所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在秋季出现概率更高。

秋台风的“狠”不仅体现台风强度上,还体现在灾害影响上。由于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台风更容易遇到冷空气,“秋台风+冷空气”是个可怕的组合,两者联手往往会激发出猛烈的降水,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

温馨提醒,本周末至下周前期,华南等地或遭秋台风两连击,其中“桦加沙”不仅强度强,后期还可能和冷空气结合,局地风雨或有极端性,需保持关注。其中,广东、福建东南部等地累计雨量较大、次生灾害风险较高,请公众及时关注台风最新动向,提前做好风雨防御措施,相关海域航行船舶、海上作业平台需做好避风准备。

“三台共舞” !气象部门:对海南国庆中秋假期无影响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19日消息(记者 姚皓 通讯员 符晓虹 董凌宇)9月19日下午,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召开的2025年第17号台风“米娜”和第18号台风“桦加沙”未来趋势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18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先后生成了3个台风,分别为17号台风“米娜”、18号台风“桦加沙”、19号台风“浣熊”,呈现“三台共舞”局面,但对海南国庆中秋假期无影响。

据监测,第17号台风“米娜”于今天(19日)上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已于19日14时50分前后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预计,登陆后“米娜”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另外,第18号台风“桦加沙”(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5.9度、东经131.0度,即在距离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08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将于23日前后进入南海,之后趋向华南沿海。

“桦加沙”未来趋势及特点:快速加强;进入南海的强度很强,将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移速较快,云系覆盖范围广;后期不确定性大。

此外,第19号台风“浣熊”(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日本东京东偏南方向约23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海面,预计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对海南无影响。

受台风“米娜”影响,19日下午至夜间,南海东北部海域(东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8~10级、阵风11~12级。20日后风力明显减弱,过程趋于结束。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22日起,南海东北部海域风力将逐渐增大到12级以上。24-25日,海南岛将有强风雨天气。27日,风雨影响趋于结束。台风“桦加沙”对中秋国庆假期天气无影响。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先后受台风“米娜”和“桦加沙”影响,南海东北部海域将出现较长时间大风天气(最强可达12级以上),请在相关海域作业的海上平台及船只持续做好避风防风措施。

台风“桦加沙”有可能于24~25日给海南带来一次强风雨过程,请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可适当修剪树木,提前加固设施、排查安全隐患。

目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呈现“三台共舞”局面,台风路径及强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请密切关注海南省气象局最新预报。

责任编辑: 邓洁仪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