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踩坑!海口发布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消费提示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17日消息(记者 蒙健)2025年“中秋”“国庆”重现假期双拼,共迎8天长假。为营造温馨、安全的节日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督促商家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9月17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近期市场消费特点和往年节日消费热点,发布“中秋”“国庆”假期消费提示。

不追捧“天价”月饼 购买蟹卡要谨慎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大家购买月饼时,请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或者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品牌信誉度高的糕点专卖店。谨慎购买“私人定制”“个性化”月饼。不追捧“天价”月饼,别为过度包装买单。

购买前,务必检查月饼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标签标识是否标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购买后,请按照外包装标示的要求贮存,并在保质期限内食用。

应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购买蟹卡,并妥善保存相关凭证。谨慎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蟹卡,请勿购买外包装上没有企业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蟹卡。购买前,务必仔细查看蟹卡上的提货流程、售后条款等信息,特别留意提货方式与时间,确保能及时提货。收到螃蟹后,请及时核对螃蟹的数量和品质是否与约定一致。

保持理性按需消费 充值预付卡前多考虑

“双节”期间正值商家销售旺季,各类“打折促销”“满减赠送”“清仓秒杀”等促销活动频出,建议大家保持理性、按需消费。选购时请仔细了解商品质量、品牌、规格、售后等信息,尤其注意“降价商品享有同正常商品一样的售后服务保障”。若遇商家声称“降价商品不予退换”,请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理性看待直播测评和带货术语,切勿因主播的煽动性言语或滤镜效果冲动下单,保持独立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选择预付卡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充值。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退费规则、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切勿轻信商家口头承诺,以防预付资金风险。

跟团出行要擦亮眼 勿贪便宜选“低价团”

若市民跟团出行,请选择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口碑较好的旅行社。不轻信口头承诺,务必签订旅游合同。签订合同前,请仔细阅读并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请勿贪便宜选择“低价团”或“免费团”。

如选择自驾游,请提前做好功课,规划线路,安排好交通、住宿,注意出行安全。

买黄金要货比三家 勿轻信商家收益保证

黄金珠宝饰品属于贵重商品,价格较高,请到正规商场或品牌门店购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到保障。参与各类节日促销、以旧换新等活动前,务必详细了解具体规则。

在选购过程中,建议多方比较,货比三家,仔细核验饰品的质量、重量、款式等关键信息,并主动索取购物凭证。不要轻信“黄金免费换”“零工费换新款”等促销话术,这类宣传可能存在消费陷阱。

请勿轻信商家对未来收益作出的保证性承诺。“一口价”饰品保值能力相对较低。若以保值投资为主要目的,建议优先选择按克计价的黄金饰品。

外出就餐多个心眼 网络订餐要看证照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干净整洁、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就餐。点餐前请留意收费标准、问清价格后再下单,结账时仔细核对账单明细,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暴饮暴食、铺张攀比不利于身心健康,请适量点餐,健康饮食。

家庭聚餐时,建议根据家庭就餐人数确定食材量和制作量,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蔬果、海鲜产品以及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开。加工食物时,务必要烧熟煮透。厨房用具用完后请及时清洗或消毒。

网络订餐时,先查看商家证照、店铺评价等信息,尽量选择距离近的餐饮单位订购,以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餐食后,要观察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被开启的痕迹、食品是否被污染等,并及时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住宿预订很重要 评价信息得查看

通过在线旅行平台或票务平台预订酒店民宿时,请勿轻信“全网低价”“准五星级”等宣传用语。建议通过查阅预订平台或社交媒体的真实用户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酒店民宿的实际状况,多方比较后再下单,以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预订成功后,请及时与商家核实预定信息,以免出现预订遗漏或无法履约的情况。建议截图保存宣传页面和订单信息,如遇商家临时涨价或擅自变更约定,可凭此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先保持冷静,可先行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可及时拨打12315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公众号手机App等渠道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 邓洁仪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