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四普”新发现美杨窑址 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民间窑址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9月16日消息(记者 陈望)9月16日,记者从海南省旅文厅获悉,澄迈县“四普”新发现:美杨窑址。据悉,美杨窑址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杨村,地处澄迈县西南,中兴镇、美杨村北,东为美杨岭,西有无名河道。

美杨窑址部分出土瓷片。省旅文厅供图

2023年8月,海南省考古研究所对美杨窑址进行了田野考古勘探工作,勘探中发现有窑址分布,并初步判断其性质为明清时期民间窑址。2024年12月,澄迈县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队对该窑址再次进行了实地调查。202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与澄迈县博物馆正式启动澄迈美杨窑址的联合考古发掘工作。

经实地踏查,地表遗物较为丰富,分布较为集中。窑炉主体为横式阶级窑,属龙窑系统,其中保存较完整的窑炉长约15米、宽3米,由火膛、窑室、投柴口、烟道等构成,结构设计利于空气流通与火力集中,适合批量生产民用陶瓷器。窑址出土文物以清代民窑日常实用器为主,大多为素面,青花瓷装饰以印花为主,青花发色较暗,纹样简单,制作不精,大多模糊难辨,可分辨的有团花、花卉等纹饰,也见有少量绘青花纹饰,如青花书“寿”字,器底绘草叶等。

美杨窑址航拍图。省旅文厅供图

出土窑具大多为垫饼,垫饼器型规整,质地较硬。美杨窑器物整体制作较为粗糙,基本采用轮制技术制作,部分小型器物为捏制而成,胎色大多较深,胎质较粗。通过出土装烧标本判断此处窑址应当使用垫饼加涩圈叠烧方式装烧瓷器。

据了解,美杨窑址作为澄迈古窑址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出土器物在形制、釉色、装饰技法及烧造工艺等方面,与福安窑址表现出高度的趋同性与延续性。两窑均以烧造日常用器为主,体现出一脉相承的技术体系和审美取向。

美杨窑址与周边的深蛹岭、善井、红泥岭等窑址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空间分布密集、时间延续较长、规模可观的古窑址分布圈,为研究和完善海南地区明清时期窑业提供了考古学依据,也为复原海南古代手工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水平和经济模式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材料。

作者: 陈望
责任编辑: 韦晓凡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