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昌江“爱心妈妈”王如菊:照亮困境童年一隅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9-16 21:12:18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鲁启兰
2024年5月,王如菊第一次见到小乐(化名)时,男孩内敛沉默,始终低着头,不肯看她的眼睛。问什么,他都只答“嗯”“好”,最多不超过三个字。彼时,王如菊刚刚报名由海南妇联发起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昌江“爱心妈妈”团的一员,来自昌江的小乐是她接触的第一个帮扶对象。
往返海口与昌江的“妈妈”
自幼被父亲抛弃与母亲相依为命,11岁时又遭遇母亲入狱服刑,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小乐在初二时患上重度抑郁,初三不得不休学一年调养,却因经济问题中断药物治疗,手上还留着一道道自残的伤痕。“因为长期得不到关爱,他觉得他是多余的存在,情绪非常敏感,别人很难走进他的内心。”在听到小乐的故事时,王如菊感触颇深。
面对这个封闭的孩子,王如菊没有着急,她只是轻轻坐在他身边,像邻居阿姨一样聊起家常。从海口到昌江,两百多公里的距离,此后的日子里,家住海口的王如菊不知道往返了多少趟。有时是带小乐去吃顿饭,有时只是陪他走走说说心里话。不见面的日子,电话和微信成了他们之间的桥梁,常常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王如菊(右一)与小乐(中间)的合影。图片由王如菊提供
转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小乐开始主动给王如菊发信息,说说重返学校后的趣事,谈谈学习的烦恼。2024年中考前,王如菊特意赶来为他做心理疏导,还送给他一套从北京带回来的文具,上面印着清华、北大的logo,激励他勇敢追梦。
考试那几天,王如菊像所有陪考家长一样守在考场外。虽然小乐因为受到休学影响最终与理想高中失之交臂,但在王如菊的鼓励下,他很快振作起来,决定以“往届生”身份在家自学一年,再次向梦想发起冲击。
从自助到助人
王如菊的耐心与智慧,源于她的亲身经历。2017年,当时从事房地产广告工作的她确诊了孕期抑郁症。“那段时间我经常毫无理由地大哭,情绪低落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为了自救,她开始自学心理学,从搞懂“自己怎么了”开始,一步步深入这门科学的殿堂。如今,王如菊不仅获得了中科院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同时被国家开放大学特聘为家庭教育培训项目讲师,还创办了心理服务机构,彻底转行投身助人事业。
“其实在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我总觉得我是在帮曾经那个身处困境的自己。”王如菊说,“每帮助他们一次,我自己也仿佛被疗愈了一次。”正是这种深刻共情,让她在“爱心妈妈”的公益道路上坚定前行,尽管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报酬,所有交通、食宿乃至送给孩子的礼物都需要自掏腰包。
王如菊家访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图片由王如菊提供
除了小乐,王如菊还帮助过许多困境儿童。在昌江海尾镇家访时,她遇到一个8岁女孩,因为家中房间有限,长期睡在客厅门边,以便半夜给出海归来的爷爷开门。更让她忧心的是,女孩即将进入青春期,却没有独立的休息空间和基本的隐私保护。王如菊心疼却无奈,她及时将情况反映给昌江妇联和民政部门,寻求政策支持。“我们能力有限,但至少可以为他们发声,链接更多资源。”
在王如菊看来,真正的帮扶不只是物质支持,更是“陪伴、倾听、带他们看到更远的世界”。“爱心妈妈们做的其实都是小事,陪孩子聊聊天、讲讲外面的世界、一起读一本书……但这些瞬间的温暖,也许就能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灯。”她说,“爱是一个动词,你在付出的同时,自己也会被温暖和治愈。看到孩子在你面前流泪后又绽放笑容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孩子给王如菊的手写纸条。图片由王如菊提供
“王阿姨,我考了788分!”
如今的小乐,早已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他变得开朗爱笑,愿意主动表达想法,甚至能在王如菊开展的青少年心理课堂上当众分享观点。2025年中考,他以788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高中。“王阿姨,我出分数了!”查分当天,他第一时间把成绩截图发给王如菊,语气中满是自豪。更让人欣慰的是,他的母亲已于今年春节前刑满释放,回到了他身边,久违的亲情终于团聚。
小乐的中考成绩单。图片由王如菊提供
而王如菊也开始走向更广阔的讲台,作为昌江妇联特邀讲师,她在“家长课堂”“家庭教育讲座”中,为基层干部、家长和其他“爱心妈妈”们传授沟通技巧和家庭教育理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互动问答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将科学的养育理念送入黎乡千家万户,用理解与关爱滋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王如菊给其他“爱心妈妈”们传授经验。图片由王如菊提供
在昌江,像王如菊这样的“爱心妈妈”还有很多。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利用业余时间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未成年人,开展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心理疏导、满足微心愿等活动。这些平凡的“她”,用爱与智慧编织成一张张密实的守护网,托起孩子们摇摇欲坠的童年。
作为其中的一份子,王如菊的愿望简单而纯粹“我没什么远大目标。”她语气真挚地说:“每见到一个孩子,就尽可能陪他走一段,让他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就足够了。”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