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莫让“李鬼”车险成了安全出行的“坑”

南海网2025-09-15 22:20:52

近年来,一种俗称“机动车安全统筹”的业务在全国多地悄然兴起,从业人员打着保险服务旗号向不特定的消费者推销,因价格较低被不少车主误认为“更便宜的车险”。

事实上,“众安车服”“国寿联动”这些名称刻意模仿知名保险公司的机构,打着“统筹互助”旗号的产品,实则是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的“山寨保险”,正将手伸向车主的钱包。他们“炮制”的《安监服务电子单》《安全系统监控服务单》等“伪保单”,均通过隐蔽方式规避“保险”实质:海南国寿联动在服务条款中用极小字体声明“非保险公司”;众安车服在《安全保障单》不显眼处标注收取的是“保障金”而非保费……此类“统筹保险”因手续简单、价格低,吸引了大量车主、营运车主购买,直到事故发生才惊觉,保单号查无此号、客服失联、公司跑路,最终只能自担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海口一地,今年1至8月市场监管部门就收到相关投诉举报超5750件,较去年全年总量增长一倍以上。

更讽刺的是,这些“山寨公司”的运营如同“打游击”。以“众安车服(海南)汽车有限公司”为例,一年内四次变更注册地址,三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涉诉至少19起却仍在“续命”;“国信(海南)安全统筹服务有限公司”及其股东更是失信“老赖”,风险条目高达上千条。

现如今,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朗与执法力度的加强,由“山寨保险”引发的全国性理赔困局,有望得到遏制。但无数已陷入其中的车主,其损失追偿之路仍显漫长。因此,要根治“山寨车险”,监管需“重拳出击”。2024年底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交通安全统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禁止非持牌机构面向不特定车辆开展统筹业务,要求清除企业名称中的误导性表述,从源头斩断“山寨车险”的利益链。

但堵住漏洞只是第一步,更需疏通正规保险的“堵点”,减少消费者被误导购入“山寨车险”。对此,保险公司应优化产品供给,完善费率机制,用高质量服务满足需求,让车主都能买到靠谱保险。此外,在社会层面上,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交通安全统筹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当然,面对“山寨车险”的围猎,车主也要提高自己对保险业务的认知,如上官网查公司资质,验明正身,重点看“免责声明”等;再如,坚持对公转账,索要电子发票,拒收个人收款截图;以及听到“合作渠道”“系统底价”等话术,立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当监管利剑出鞘、正规保险提质,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李鬼”终将无所遁形。毕竟,车主需要的不是“低价陷阱”,而是一份真正能遮风挡雨的保障。(南海时评评论员 王坤海)

作者: 王坤海
责任编辑: 杨彦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