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暑期旅游“热”出圈,多元业态迸发消费新活力
南海网2025-09-05 15:05:27
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画上句号,媒体记者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今年暑期,游客出游需求强劲,旅游消费旺盛,国内游新意不断,出入境游持续增长。(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热”力四射,点燃了大家的消费热情。各大景区街巷间人流如织,消费场景持续焕新,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和品质化的特征,暑期旅游也变得更加“有料”、有趣、有深度。
当山西古建前的研学团队用AR眼镜“复活”壁画故事,当新疆草原上的自驾车队在星空营地支起帐篷,当上海豫园的外国游客对着非遗糖画惊叹连连……这个暑期,旅游市场奏响了中国经济活力的强音。实践充分证明,从亲子家庭的长线游到银发族的错峰旅居,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到入境游客的深度文化探索,暑期旅游正以多元业态激活消费潜力。
市场规模与消费升级共振,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暑期旅游的“热力值”首先体现在数据的突破性增长上。数据显示,机票、酒店、跟团游预订量占整个暑期的80%,跨省游比例创历史新高,自驾旅游与康养旅居业态增速显著。其中,县域游的火爆尤为亮眼,订单量同比增长42%,年轻客群成为主力,他们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旅游,而是深入福建霞浦渔村学做鱼干、在陕西袁家村参与非遗手作,用“在地化体验”重新定义旅游消费的深度。当“说走就走”的冲动让位于“深度沉浸”的规划,文旅消费已从单纯的空间移动,升级为对生活方式的主动选择。
业态创新与文化赋能融合,构建旅游消费新场景。避暑游与夜经济的双重升温,展现了旅游业态的创新活力。吉林长春依托伊通河生态打造的粉红沙滩水幕光影秀,将自然景观与科技艺术结合,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湖南邵阳的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通过行船游赏与沉浸式剧场,让游客在金黄稻浪的光影中感受农耕文明,夜间消费占比达全天营收的70%……多元业态的组合,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让“烟火气”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新标签。科技与文化的跨界融合,则催生了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全国科技馆暑期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孩子们在VR航天模拟器中体验太空行走,家长在人工智能展区参与互动实验,“旅游+科技”让知识探索变得可触可感。此外,“旅游+露营”“旅游+音乐节”等模式持续破圈,通过业态叠加让游客获得多重体验。当古建文化借由AR技术“活起来”,当民族风情通过沉浸式剧场“动起来”,旅游不再是风景的旁观者,而成为文化的参与者。
入境旅游与国际影响同频,展现中国魅力新图景。签证政策便利化与国际航线扩容,让今年暑期的入境游呈现爆发式增长。除传统工艺品外,新能源汽车体验、国潮品牌探店成为新消费热点。当越来越多游客将中国列为首选目的地,旅游也成了为展现中国立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从县域乡间的烟火气到国际都市的科技感,这个暑期的旅游热潮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示台”。当多元业态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不断焕新,中国旅游正以“有料”的文化厚度、“有趣”的体验设计、“有深度”的交流维度,为全球游客提供认识中国的多元视角。未来,随着服务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与业态边界的持续拓展,暑期旅游所释放的经济活力与文化影响力,必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黄宗跃)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