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监督护航村集体“钱袋子” 16万收益金三日追回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8-15 19:20:09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刘丽萍
“钱到了!”三亚市吉阳区罗蓬村委会工作人员查看手机屏幕,这声带着喜悦的确认,像一颗定心丸,让连日来悬在村干部和村民心头的石头稳稳落地——这笔因项目变故而“迟到”的村集体合作收益金,在吉阳区纪委监委的强力监督护航下,历经波折后仅用三天便成功追回,全额安全入袋。
吉阳区纪委监委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到基地协调相关事宜。罗蓬村委会供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断流”危机
今年上半年,吉阳区纪委监委联合大社区纪检监察工作站,对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及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检查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潜在风险点:由罗蓬村委会参与合作的一现代化种植基地项目,其一期和二期的年度分红支付节点近在咫尺,但相关支付流程却未见启动迹象。
“分红款关系到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切身利益,绝不能出纰漏!”检查组立即将情况作为预警信息,通过“监督一张网”平台同步推送至区农业农村局和罗蓬村委会,并启动重点跟踪程序。经吉阳区纪委监委督促,吉阳区农业农村局迅速介入核查。
反馈结果印证了监督的敏锐:该种植基地因发展需要,近期进行了项目业主变更。这本是市场常态,却因新旧主体交接、合同审批环节复杂,导致关键的补充协议迟迟无法签订。原合同约定的分红支付路径被“卡死”,16余万元收益金面临无法按时拨付的违约风险。
“眼看合同期限一天天逼近,我们也着急,多次沟通进展缓慢,真怕这笔钱‘黄’了。”罗蓬村委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当时的焦虑。
监督“亮剑” 打通梗阻“快车道”
纪委监委迅速行动,一面紧盯农业农村局强化与项目方沟通,力促补充协议加速审批;一面启动“监督一张网”平台发起线上督办件,对问题解决全程跟踪督办。
监督的压力与精准的服务相结合,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项目公司深刻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肃性,内部流程全面提速。项目公司与罗蓬村委会积极对接,仅用三个工作日,便高效完成了补充协议的现场洽谈、条款确认与正式签订。
很快,按照协议将16余万元合作收益金便如数汇入罗蓬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账户。从预警发出到资金安全落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监督护航行动,打了一场漂亮的“闪电战”。
村集体经济收益金及时“颗粒归仓”,让村民们看到了监督工作的成效,也保障了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这笔钱能这么快到账,真得感谢纪委的同志盯得紧!”得知收益金到位,罗蓬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老党员老吉感慨:“以前总觉得监督离我们很远,现在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有纪委在后面‘撑腰’,我们集体的‘钱袋子’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的朴素话语,是对监督工作成效最直接的肯定。
举一反三 扎紧集体“钱袋子”篱笆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资金是“活水”。个案问题解决了,但监督的思考并未停止。吉阳区纪委监委深知,护航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不能止于“救火”,更要着眼“防火”,建立长效机制。
全面排查,堵塞漏洞。以此事件为契机,吉阳区纪委监委全面梳理辖区乡村振兴项目台账和资金使用数,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逐一核查,深挖潜在风险,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释放强大震慑。
制度先行,规范管理。吉阳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针对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协助全区各村(社区)完善收益分配方案,确保每一分集体收入的使用都阳光透明、有章可循,为集体资金规范使用扎紧制度篱笆。
“产业振兴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督保障就必须跟进到哪里。”吉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护航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守住农民的“钱袋子”,是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
下一步,纪委监委将持续加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让集体家底越管越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