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研究声 | 2025年一季度资产管理业发展动态

中国人寿2025-08-15 00:57:16

2025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开局良好,经济指标总体超预期,权益市场先跌后涨波动较为剧烈,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上行,公募基金新发趋缓,银行理财规模收缩。国际市场方面,美国股票市场大幅下挫,其他主要经济体市场表现分化,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海外资管行业管理规模增长趋于停滞。展望二季度,贸易摩擦等外部负面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发展,国内宏观政策有望更加有力有效。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需要持续把握宏观政策特点,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要求,做好对重点领域的投资支持工作,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展现更大作为,更好融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大局。

一、经济金融领域

2月17日,会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居民增收促进、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环境、限制措施清理等方面部署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工作。

保险资管机构需要持续对标对表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要求,关注促消费扩内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动向,明确自身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抢抓市场机遇和增量业务发展机遇。

二、资产管理市场

发展情况

(一)国内资本市场情况

一季度国内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多项经济指标显著改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增强经济活跃度、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推动企稳回升向好。展望二季度,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需要充分评估外部需求的冲击力度,更大程度释放政策潜能。

权益市场方面,一季度A股市场总体先跌后涨,波动较为明显。季度末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收于3335.75、10504.33和2103.70,环比分别变动-0.48%、+0.86%和-1.77%。此外,沪深300、中证1000和北证50指数分别变动-1.21%、+4.51%和+22.48%。分阶段看,1月初受到特朗普将就职,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影响趋于下行,1月下旬后,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的技术突破获得广泛认可,叠加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传递积极政策信号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分行业看,有色、汽车、机械、计算机等行业涨幅居前,煤炭、商贸零售、非银行金融、石油石化等行业跌幅居前。展望二季度,需要持续关注美国贸易政策的冲击,以及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业绩数据等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债券市场方面,一季度国债收益率显著上行,季度末一年期、十年期、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54%、1.81%、2.02%,环比变动分别为+47BP、+20BP、+18BP。分阶段看,一月初降准降息预期推动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此后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叠加政策利好和经济表现改善等因素促进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三月末在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权益市场震荡等的影响下又有所回调。展望二季度,随着贸易摩擦风险增加市场避险情绪提升,债券收益率下行可能持续,同时在外需压力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二)国内资管行业情况

公募基金领域,根据Wind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净值31.62万亿元,环比减少1.93%,同比增长9.75%,增长势头明显放缓。新成立公募基金 2174.46亿份,环比增长-45.48%,同比增长49.90%。2024年四季度受资本市场回暖刺激权益类基金发行大幅增加,形成高基数效应导致一季度环比增速下行但绝对值仍保持高位。分产品类型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QDII基金发行份额占比分别为37.26%、6.80%、47.63%和1.45%,股票型基金占比明显下降,混合型和QDII占比略有提升。展望二季度,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也将是公募基金市场面临的主要压力,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压制,基金新发可能进一步趋缓。

银行理财领域,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一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29.32万亿元,环比下降2.01%,同比增长8.39%。一季度债券市场波动较大,收益率快速上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出现下跌,叠加季节因素导致规模收缩。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3月份新发产品中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的业绩平均比较基准分别为2.13%和2.69%,较2024年12月分别下行了31和6个BP。在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特别是存款投资收益缩水,金融监管部门强化业绩基准展示要求的背景下,近几个季度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降。展望二季度,随着避险情绪的强化,叠加产品吸引力回升,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回归增长。

(三)海外资本市场情况

权益市场方面,一季度美国股市总体先升后降,跌幅较大,三大股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分别变动-10.42%、-4.59%、-1.28%。分阶段看,年初至2月中旬整体震荡上行,期间上市公司财报总体超预期,同时特朗普推迟对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车关税使得贸易摩擦担忧缓解。二月下旬开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打击美股科技股,通胀、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经济数据疲软,同时关于“对等关税”的表态加剧市场担忧,导致市场大幅下行。三月中旬之后随着悲观预期释放较充分又有所反弹。其他主要经济体方面,欧洲股市普遍上涨,法国CAC40、德国DAX、英国富时 100指数分别变动+5.55%、+11.32%和+5.01%,主要受益于经济基本面改善。亚洲市场涨跌分化,日经225下跌10.63%,主要受到日元升值以及美股的影响,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5.25%,主要受到中国科技股上行以及盈利预期改善等推动。展望二季度,美股股指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关税政策和各国的反制措施演进将持续对市场产生冲击,此外还需要关注经济基本面数据和财报表现的影响。

债券市场方面,一季度美债市场收益率先升后降,收益率整体下行,季度末美国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4.23%和4.59%,环比变动-35BP和-19BP。其中,一月中旬开始随着美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市场避险情绪回升,导致收益率一路下行。三月份开始在市场恐慌逐渐缓解的背景下呈现震荡。展望二季度,在美国经济特别是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极大增加、滞胀风险抬升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仍有下行趋势,但是也要考虑到贸易摩擦及市场剧烈变动下美债抛售的相关风险。

(四)海外资管行业情况

一季度,海外主要资管机构管理规模增长大幅趋缓。以贝莱德为例,一季度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58万亿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长10.60%,环比增长0.28%,增速大幅下降。受此影响,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2.76亿美元和15.15亿美元,分别变动+11.59%和-6.65%。分产品类型看,一季度股票、ETFs、固定收益和另类资产规模环比变化分别为-1.67%、1.71%、+3.48%和-30.84%。已公布一季报的部分海外上市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也大幅下降,部分出现收缩,结束了之前几个季度的较快增长态势,受权益市场的拖累明显。预计二季度在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管理规模仍将继续承压。

部分海外上市金融机构AUM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

Wind数据,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三、保险资金

运用情况综述

一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下降。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2月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1951亿元、3203亿元,其中寿险10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2.63%、+4.74%和-3.51%,增速较去年全年(13.22%、6.55%和15.45%)大幅下降。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32580亿元,同比增长18.11%。过去几个季度,在金融市场风险释放,金融产品整体回报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人身险特别是寿险产品的优势凸显。随着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增量政策下权益市场的改善,风险偏好的回升,保费收入增长承压,预计未来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增长将随之趋缓。

二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回升趋势明显。2024年四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3%和7.21%,财务投资收益率经历了2023年的持续下降后在2024年连续回升。一季度权益和固收市场均波动较大,特别是市场利率上行,投资收益率能否持续改善还会有进一步观察。随着外部风险集中释放,市场波动显著增大,行业需继续关注并应对投资收益率波动,优化负债成本的压降与资负匹配。

三是保险资金“含权量”提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银行存款类、债券类、股票类、证券投资基金类、长期股权投资类和其他类占比分别为8.8%、50.4%、8.4%、4.9%、8.1%和19.3%,季度变动分别为-0.20个、+0.93个、+0.82个、-0.32个、+0.47个和-1.71个百分点,增配债券趋势放缓的同时权益类占比有所提升。展望未来,随着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不断落地见效,保险资金“含权量”有望继续提升。

四、行业发展

相关政策动态分析

一季度,推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是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1月22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就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进行系统部署。其中针对保险资金作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 A 股投资、完善落地长周期考核、扩大推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安排,相关政策必将对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积极性、资本市场生态产生明显影响,需要持续加以关注。

二是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持续落实落细。一季度金融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金办发〔2025〕15号)、《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金办发〔2025〕26号)、《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金办发〔2025〕31号),进一步落实《指导意见》要求,相比此前的相关部署谋划更远、举措更实。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进行具体部署,金融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是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2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金办发〔2025〕7号),允许十家试点保险公司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支持优化配置结构和风险收益特征。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金办发〔2025〕19号),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包括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附属机构发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债券或者参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这将进一步拓宽股权投资试点资金来源,丰富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3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证监会令第228号),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落实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在新股申购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的要求,这将进一步支持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平等竞争。

四是信托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1月27日,国办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函〔2025〕14号),从总体要求、回归本源、市场准入监管、持续监管、全过程监管、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推动规范发展等七个方面明确了信托业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框架趋于完善。综合考虑近期可能落地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大资管行业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正持续向纵深推进。

五是监管部门进一步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1月28日,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优化行业发展生态、强监管防风险等作出部署。这是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指数化投资的产品数量和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者接受度不断提升。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将有利于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加便利的入市渠道,更好发挥资产配置功能,进一步促进长钱长投。

五、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二季度和更长一个时期,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关注宏观政策新特点,把握市场机会努力增厚投资收益。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在这一过程中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表明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的模式将进一步延续和发挥。可以预计,随着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不确定性的加深,财政货币政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将不断增强,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需要更加积极地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对风险偏好和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社会融资需求等走势的影响,分析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对行业走势和投资机会的影响,更好的优化投资策略把握投资机会。

二是有力有效落实五篇大文章有关政策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落实五篇大文章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有关细化指导意见、统计标准等趋于完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要持续追踪监管部门的细化举措要求,对照完善相关统计和评价标准,完善内部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立足金融功能性定位,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引导金融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聚集,陪伴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优秀企业成长,帮助投资者更多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三是要做好对重点领域的投资支持工作。要持续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要求,探索适合民营经济融资需求特点的模式、做法。要学习领会关于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导向,立足扩大优质消费产品供给,加大对于零售、文旅、健康养老等产业的关注,有力推动消费产业升级提质。要持续推进碳核算、气候风险管理等能力建设,丰富绿色投资策略和产品体系。要发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提升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的覆盖能力。

四是要持续推进新领域新模式投资管理能力建设。落实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要求,针对 AIC股权投资特点,立足长期资金优势聚焦重点支持领域,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明确合规边界,探索优化合作机制和资源整合,推动在风险因子设定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以期更大范围发挥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要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体现更大作为。做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已成为党中央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管理人,保险资管行业需要持续关注党中央和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专业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积极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等工作,推动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破除在实践中阻碍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从而不断强化市场稳定器地位,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莫光法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