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 | 看见绿水青山的海南“算法”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海南各地围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推动“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拓展,生态有价,会增值,可变现,能交易。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一起来看绿水青山的海南“算法”。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拥有着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也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唯一分布地。

万泉河流域是海南三大重点流域之一,干流全长约178公里,流经琼中、琼海、万宁、屯昌、定安等市县,流域面积约3692平方公里。流域内自然资源禀赋良好,河流水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是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相交织的复合性区域,生态地位突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

五指山市水满乡位于海南岛的腹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充分利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优势,举办“雨林+”系列活动,讲述雨林故事,探索“生态+文旅”发展之路,成为生态价值实现的发展典范。

作为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以“生态保护修复+休闲渔业”,拓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海域渔业资源增长2倍以上,在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比周围区域高出5倍以上,珊瑚礁活珊瑚覆盖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28.78%。

全国首例国家公园碳汇交易项目落地海南,这一项目通过清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的1万亩过剩的金钟藤,恢复雨林生长,促进碳吸收和积累,预计20年内可产生二氧化碳减排量10.9万吨,碳汇交易额超1000万元。“首例”的落地标志着海南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上取得突破,碳汇交易为生态保护提供了资金反哺。

雨林特色农产品积极为“低碳”代言,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等地近年来踊跃探索茶叶“碳标签”的创建和推广。一张标签,记录了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让消费者对产品的绿色清洁程度一目了然。

监制:岳钦 李灏

统筹:许海若

策划/文案:吴婵

视觉审核:侯昭政

设计:符爱华

文字资料来源:海南日报、新华社、南海网等

图片素材来源: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蒙钟德、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南海网记者余育桑等

责任编辑: 吴婵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