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真探”丨孩子暑假有了新“趣”处 “官方带娃”还面临哪些挑战?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刘子榕 杜倬荷 鲁启兰

正值暑假,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放飞自我,家长们则由于分身乏术有了“孩子谁来管”的焦虑困境。今年,海南“爱心托管站”正式开班,覆盖全省218个乡镇(街道)。“官方带娃”让6500余名孩子们有了新“趣”处。更是解了家长“燃眉之急”。

过去,在“双职工”家庭里,孩子们通常由亲戚祖辈照顾,或者是选择假期返乡当起“候鸟”小孩,还有约五成的城镇家庭选择付费托管或兴趣班,这就存在着看管压力大、付费成本高昂、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近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鼓励开展暑期托管服务。2025年海南省级民生实事项目“爱心托管站”应运而生,海南省教育厅、妇联、团委等部门积极响应并联合推动,要求各地市依托社区、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立公立托管点。托管服务主要面向乡镇(街道)6到12岁的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

《民生“真探”》记者近期连续走访了海口、三亚、昌江等地的多个暑期“爱心托管站”,对于托管服务课程设计、参与体验、时间安排、报名途径、师资来源、安全保障、运营形式等民众关心的系列问题探寻答案。“官方带娃”怎么“托”?“管什么?”还面临着哪些挑战?跟随记者一起“一探究竟”。

记者体验一:课程设计丰富多彩 孩子们有了新“趣”处

家住三亚市吉阳区的宋女士在上班时再也不用频频查看家中监控视频,往常由于夫妻二人都要上班,暑期孩子无人看管,她只能把孩子独自放在家中。今年,她将孩子送到月川社区“爱心托管站”参加兴趣班课程,再也无后顾之忧。“在家楼下就能让孩子接受专业公益托管,我们放心了,孩子也得到了学习和锻炼。”

记者走进部分“爱心托管站”,迎面而来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老师们的生动授课。“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法’吗?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在海口市秀英区秀英街道“爱心托管站”第二期课堂上,20名小学生们正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听老师讲授未成年人法律知识。除了看护孩子的功能,这里更像是一方“趣味天地”——非遗手工绘画、红色故事讲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轮番登场,下象棋、玩五子棋等互动游戏更成为孩子们课间最爱的社交时光。

海口市秀英街道爱心托管站的孩子们正在上手工课。记者 杜倬荷 摄

除了“爱心托管站”,各市县校园也同步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走在三亚市第二小学暑期公益课堂间的走廊,琅琅书声传来,这是正在进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老师正在带领同学们朗读诗歌。硬笔书法、中国舞、篮球、围棋……同步开展“文武双全”的12门精品课程让孩子们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大放异彩。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围棋课。记者 刘子榕 摄

“老师上课非常生动活泼,编程学习也让我很感兴趣,每天都很憧憬第二天会学到新的知识,这让我的暑假生活再也不枯燥无聊。”刚刚下课的学生邢宸瑞还在敲击键盘,输入新学会的编程口令。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编程课。记者 刘子榕 摄

“我们开设了12个班级招收337名学生,特色课程的设计都是家长网上投票选出来的,更加迎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还推出手工课和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发展。”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许嘉婷介绍道。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篮球课。记者 刘子榕 摄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片石村托管点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正专注地进行美术创作;而七叉镇托管点的户外场地上,充满韵律的竹竿敲击声传来,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灵活跳跃,一堂生动的非遗竹竿舞课正在进行。

昌江暑期爱心托管站竹竿舞课程现场。记者 鲁启兰 摄

昌江“爱心托管站”课程表琳琅满目,除了文明礼仪、科普实验、剪纸、书法、音乐等各类兴趣课程,还深挖本地资源,竹竿舞和黎族制陶技艺等特色课程也纷纷融入课堂。

据了解,昌江黎族自治县依托“1+n”模式,在全县各乡镇设立8个暑期“爱心托管站”主站点、在人流聚集区增设3个延伸的“团团带娃”托管点,已累计服务少年儿童超过1200人次。

昌江暑期爱心托管站美术课现场。记者 鲁启兰 摄

记者体验二:各站点各出奇招 托管服务“温度”再升级

在服务模式上,各市县站点各出奇招,让“爱心托管站”更像一座“快乐成长加油站”,孩子在兴趣课程里探索热爱,在研学活动中开阔视野,用满满的收获开启夏日时光。

海口市五源河幼儿园暑托班团队对服务进行了全面优化,新增下午一个小时的延时托管,解决了部分家长下班时间衔接的痛点,首次大规模接纳非本园幼儿,外园孩子占比近五成,打破传统托管模式,引入蒙氏教育、编织、绘本阅读等多元社团,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在海口市五源河幼儿园分园暑期托管班,孩子们正在搭积木。记者 杜倬荷 摄

海口市琼山第六小学乒乓球暑期托管班开班后,吸引了29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去年参与过的“回头客”。孩子们每天上午进行专项训练,协调性训练、步伐移动、核心力量练习等设计直指当下学生的普遍痛点。“很多家长反馈,孩子训练后吃饭更香了,写作业拖拉的毛病也改善了。”该校乒乓球教练罗鸿燕表示。

与往年相比,今年海口的暑期托管服务实现了多项突破。托管服务在保留传统文体活动的基础上,还开拓了科学教育、心理健康、劳动教育、阅读等特色内容。

作为海口市美兰区心理健康教育试点校,海口市美苑小学在这个暑假打开了资源宝库。每周二、周六,专业心理教师带领暑期托管班的37个孩子通过沙盘游戏、情绪卡牌等探索内心世界,更特别的是,这些课程同时向全市家庭开放。

“哪怕没报名托管,只要有需求都能来。”海口市美苑小学书记、校长魏淑平说道。这种“托管班+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让心理辅导从封闭课堂走向公共空间。除了心理健康课程,美苑小学还开发出“基础+特色”课程体系:用数学24点游戏替代传统算术,以英语绘本阅读保持语感,更创新性地将啦啦操、武术与花样跳绳融入体育活动,生源覆盖了海口四个区及其他省份。

海口市秀英街道爱心托管站的孩子们正在上手工课。记者 杜倬荷 摄

记者体验三:安全保障细化每一个环节 “托”起孩子们缤纷假期

安全是重中之重,如何保障安全,也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孩子的托管上,“爱心托管站”安全措施被细化到了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活动区域监控全覆盖,管理上须由家长接送签到,志愿者专职负责课间巡视,应急预案时刻待命。”海口市秀英街道秀中社区‘两委’干部符小曼说道,托管站有消防设施、应急药品、应急通道,每日都会巡检消防设施,消毒消杀严格记录。

“孩子们,溺水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会无情夺走生命,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三亚市吉阳区南新派出所民警化身安全教育使者,走进三亚各暑期托管班开展防溺水进校园“一堂课”活动,反复叮嘱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两会”。结合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溺水的严重危害与预防举措。在一来一往的知识问答环节中,防溺水意识如种子般,在学生们心间悄然扎根。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记者 刘子榕 摄

三亚市教育局联合团市委在三亚市第七小学海罗校区、三亚市第五小学、三亚市吉阳区河东小学三个校区设托管服务。在师资配备方面,招募了优秀志愿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授课,所有授课老师和志愿者都经过严格的资料审核与背景调查。同时为学生购买保险,每个校区配备医护人员及负责人全程保障安全。从课程质量到安全保障,细致入微的安排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昌江黎族自治县各托管站则严格执行家长或亲属每日按时接送制度,确保离校安全,同时坚持每日到校即测体温,实时关注孩子身心状态。

面临挑战一:名额有限热度爆表 供需失衡致覆盖面不足

暑期托管服务的民生关怀在细节中落地生花,然而,热度背后亦有挑战。

“海南省今年首次将‘爱心托管站’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多重挑战。”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办学管理部副主任赵欣欣教授指出,供需失衡、服务人力不足及资源分配问题成为当前暑期托管服务三大难题。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国际象棋课。记者 刘子榕 摄

“托管班名额实在太少,覆盖面不够,希望能多开一些班级,多招一些孩子。”家长吉女士回忆,得知托管班开班信息,她早早就守着手机点开公众号扫码抢报名,却依然没能抢到名额。吉女士满心无奈,“我们辖区这么大,名额太少了,我和邻居们都没有抢到,只能自费再去参加兴趣班。”

“目前我们托管站仅能容纳20名孩子,对于辖区庞大的双职工家庭需求无异于杯水车薪。”当前名额仍无法满足周边旺盛需求。面对学位紧张,海口市秀英街道秀中社区“两委”干部符小曼坦言道。

赵欣欣教授分析,项目启动初期即面临资源总量不足的困境。一方面,政策对托管站点设置了较高硬件门槛——需具备固定场所、基本设施、规范管理和稳定人员,导致符合标准的场地稀缺;另一方面,因未充分预判家长需求,托管名额供给与需求出现了错位。目前全省虽建成多个站点,但部分由村委会会议室、公共文化站改造而来,空间狭小且功能受限。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足球课。记者 刘子榕 摄

面临挑战二:午托困境仍存在 资源失衡寻“开源”之道

午间,有的学校校门前,部分家长匆匆将孩子转交校外午托机构。“若学校能提供食宿该多好!”上班族王女士的感叹代表多数家长心声。当前托管班不提供午餐午休,家长需每日四次奔波接送。海口家长张先生家中有两个孩子,每天清晨送完孩子赶早高峰,午休两小时被接送切割成了碎片。“哪怕每个孩子每月交三百元,只求托管班解决一顿午饭、一张午休垫。”尽管校外托管选择众多,家长们却更倾向校内保障。“校外的总担心资质问题,学校才最放心。”海口家长林女士说。

赵欣欣教授分析,托管站难以提供午餐午休的问题主要有三重制约:现行政策仅将托管定位为基础看护与素质教育,未强制要求食宿服务;食品安全与消防审批门槛高,多数站点缺乏独立厨房及隔音休息区;安全责任风险使托管机构望而却步。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编程课。记者 刘子榕 摄

他还指出,每个站点虽有一定补贴,但“撒胡椒面式”分配导致需求旺盛地区资源紧张,人力保障较显薄弱——站点多依赖志愿者,专业教师资源不足。“现行机制既未明确专业教师待遇标准,也缺乏师资轮岗的调配措施,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昌江共青团暑期“爱心托管站”负责人钟海超告诉记者,为保障师资力量,他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面向社会招募有爱心、负责任的返乡大学生担任志愿者,另一方面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引入专业教师力量,共同提供教学支持。面对成本制约,共青团昌江县委还积极寻求“开源”之道,主动加强与社会组织、爱心企业、高校等合作,争取政策支持、资金赞助、人才支持和场地援助,多方合力共同支撑托管服务的持续开展。

钟海超表示,未来计划将托管站服务向更多有条件的村庄、社区延伸,惠及更多孩子。同时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开发更多精品课程和特色活动,并加强对志愿者和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引导和帮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羽毛球课。记者 刘子榕 摄

专家支招:精准供给破托管资源困局 师资协同方能“托得住”

如何破解暑期托管服务的供需失衡、服务人力不足及资源分配三大难题?

赵欣欣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政策精准供给。建立动态调研机制,依据区域实际需求差异化分配资金,避免“一刀切”;二是强化监管闭环。政府部门需加强对站点硬件达标及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三是激活师资动能。以多种方式激励中小学在岗教师假期参与托管服务;四是引导社会加强认知。家长需理解托管服务不同于学校教育,现阶段应以“基础看护+素质拓展”为合理预期。

他表示,随着项目经验积累,部分问题有望逐步改善,但亟须通过政策优化、资源整合及社会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托管服务生态,真正实现“托得住、管得好”的民生目标。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记者 刘子榕 摄

部门回应:“安全”“服务”两手抓 创新构建“趣味+”体系

“全省的‘爱心托管站’共招收托管对象6500余名,日均服务对象持续保持在6000人左右。”共青团海南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打造“爱心托管站”,广泛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吸纳各类爱心人士参与暑托班志愿服务,组织文化、艺术、心理、科学等专业老师参加跟班服务;主动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招募公安、检察、法院、卫生、消防等特殊领域志愿者参与暑托班服务。

下一步,共青团海南省委将从两个方面优化发展暑期爱心托管站。一是加强安全管理,托稳安全底线。落实每日查设施、查人员、查隐患等制度,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实施“双保险”接送机制,实行家长接送登记+志愿者签收确认制度,对无人接送儿童要及时联系家长监护人,确保“出站必交接”。加强消防疏散、极端天气应对等情况的教育培训演练,提升站点全员应急能力。

二是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广泛听取家长和小朋友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探索开设托管+科普探索、托管+体能教育、托管+国防教育等特色项目,积极构建“趣味+”课程体系,不断激发儿童兴趣,增加“用户黏性”。

总策划:牛晓民

执行策划:周元 纪燕玲

统筹:胡诚勇 周圣涛

记者:刘子榕 杜倬荷 鲁启兰

摄像:洪盛伟 马子涛

剪辑:雷亚平

作者: 刘子榕 杜倬荷 鲁启兰
责任编辑: 林鸿伟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