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烟火气+时尚新潮,让菜市场释放更多新动能
南海网2025-08-12 16:27:23
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对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回应百姓需求,激发消费活力,一些菜市场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人民日报)
过去,菜市场是家庭餐桌的“补给站”,汇聚了三餐四季,是最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场所。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菜市场的期待也超越了简单的果蔬采买,还希望能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多样化的服务。
为此,不少“老派”场所也通过改造升级,完成了从“生存所需”到“生活所爱”的蜕变:新风系统、智慧秤成为标配,通道宽敞得能推婴儿车,摊位横幅上的宣传语既接地气又戳中年轻人,连咖啡店都成了菜市场的“常驻”……当咖啡香混着菜叶的清新在空气中交织,当电子大屏的实时数据与烧饼摊的热气同框,那些曾经被贴上“老旧”“拥挤”标签的菜市场,正以全新的姿态闯入年轻人的生活圈。这些市集、菜市场的华丽转身,也让我们看到烟火气与时尚新潮的碰撞,正为传统菜市场注入澎湃新动能。
每个菜市场都是当地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地,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城市烟火气。不过,要让这份热度持续,需要冷静思考其背后的发展逻辑。
由此来看,各地对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并非简单“换皮”,而是精准回应了年轻人的需求:他们既要便捷舒适的环境,又要保留菜市场的烟火温度;既追求品质消费,又渴望情感共鸣。菜市场的改造,正是对这种“既要又要”的巧妙满足。
具体来说,菜市场的“新潮”不是生硬堆砌网红元素,而是让传统烟火气与现代消费习惯产生化学反应。在上海,运营方用数据证明周边中青年消费力,用设计打消品牌顾虑,最终让咖啡香与海鲜味成了最佳CP;在北京,用现代设计把传统的老字号重新包装,让菜市场变得既有趣又舒适,传统与潮流在此和解;在杭州,“数字驾驶舱”将烟火气量化,摊位销售排名、食品溯源信息、客流数据一目了然,让年轻人像逛超市一样放心买菜。除此之外,这种融合还体现在服务细节中,如“代烧菜”服务、共享厨房等创新举措,让菜市场也从“采购地”升级为“生活解决方案提供者”,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纵观这些菜市场的蜕变,也让我们明白:烟火气从不过时,但需要找到与时代的对话方式;时尚新潮也非年轻人的专利,只要用心,柴米油盐也能成为潮流的一部分。当咖啡香与菜叶气在菜市场里和谐共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空间的升级,更是一个城市对民生需求的细腻回应,对消费潜力的深度挖掘。这样的菜市场,又何愁没有未来?(关疍鹃)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