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您的药箱“怕热”吗?——家庭常备药品夏季保存全攻略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制剂科 主管药师 李园2025-08-11 12:27:46
炎炎夏日,我们忙着防晒避暑,却常常忽略了家中那些默默守护健康的药品也需要“清凉一夏”。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可能让您的家庭小药箱悄悄“中暑”,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变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药箱定制一份科学的“避暑”方案!
一、高温高湿:药品的“隐形杀手”
药效“蒸发”:温度升高会加速药品内部分子运动,导致有效成分分解失效。比如维生素C在高温下极易氧化变质;硝酸甘油片失效可能延误心绞痛急救。
形态“崩溃”:糖衣片、胶囊容易粘连变形;栓剂、软膏可能融化变形,影响剂量准确和使用。
滋生“危险”:潮湿是微生物的温床,糖浆剂、口服液等液体制剂可能发霉变质;中药丸剂、饮片也极易吸潮霉变虫蛀。
毒副“加速”:某些药物成分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有害杂质,从而带来毒副作用。比如四环素类药物分解产物可能损害肾脏。
二、家庭药箱“避暑”核心法则
1.读懂药品“身份证”:最权威指南
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或包装盒上的【贮藏】要求,这是药品保存的“金标准”。
常见术语解码:
常温/室温:通常指10-30°C。夏季大部分室内环境可能超标。
阴凉处:指不超过20°C的地方。夏季需寻找家中最凉爽处(如北向房间深处、远离热源的柜子底层)。
凉暗处:在阴凉处基础上,还需避光。
冷藏:指2-8°C,即家用冰箱的冷藏室(注意:不是冷冻室!)。
避光:避免阳光直射,使用原包装(多为棕色瓶或铝箔)或放入避光容器/抽屉。
密封:防止空气(氧气)、湿气进入,使用后务必拧紧瓶盖或封好包装。
干燥:保持环境低湿度。
2.寻找家中的“避暑胜地”
首要目标:阴凉干燥避光处!
优先选择家中温度最低、最稳定的地方:远离窗户、暖气、厨房灶台、阳台、汽车内(车内高温可达50-70°C!)。
避免选择浴室、厨房等水汽大的地方。
抽屉、带门的储物柜底层通常比开放架子更合适。
实时监控:建议在药箱附近放置一个简易的温湿度计,随时了解环境状况。一旦发现温度持续超过30°C或湿度明显过大,超过75%,就要考虑转移药品或采取降温除湿措施(如开空调除湿模式)。
3.冰箱不是“万能保险箱”
严格遵医嘱/说明书:只有明确标明“冷藏(2-8°C)”的药品才需要放入冰箱冷藏室(如胰岛素、部分生物制品、某些栓剂、部分滴眼液、活性益生菌制剂)。
冷藏≠冷冻:严禁放入冷冻室!冷冻会彻底破坏药品结构,导致失效。
位置有讲究:放在冷藏室中部,远离冰箱内壁和出风口,避免结冰或温度过低波动大。最好放入密封盒或塑料袋,防止受潮和食物气味污染。
取出需谨慎:冷藏药品如需外出携带,使用专用冰袋(避免直接接触冰袋以防过冷),并尽快使用或放回冰箱。胰岛素开封后通常可在室温(一般不超过25-30°C)下保存一定时间(如4周),具体需看说明书,避免反复进出冰箱。
三、夏季重点呵护的“娇气”药品
1.胰岛素:生命的“精密”激素
未开封:必须严格2-8°C冷藏(通常可保存至有效期)。
已开封:
看清说明书!多数胰岛素笔芯/特充开封后,在室温(通常≤25°C或≤30°C)下可保存4-6周。夏季室温若持续高于30°C,已开封的胰岛素也应考虑放入冷藏室保存,但每次注射前需提前30分钟左右取出回暖至室温,避免冷刺激和剂量不准。
绝对禁止冷冻、剧烈摇晃、阳光直射。
外出携带:使用胰岛素专用保温包/冰袋。避免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如汽车内)。
2.益生菌:怕热的“活战士”
大部分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制剂)需要2-8°C冷藏保存,高温会大量杀死活菌,效果大打折扣。
少数耐高温菌株或经特殊包埋处理的益生菌可能可常温保存,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确认。
服用时宜用温水或凉水送服(≤40°C),避免热水烫死活菌。
3.栓剂:遇热即“融”
阴道栓、肛门栓等通常由油脂基质制成,极易在高温下软化、变形甚至融化。
夏季务必冷藏保存(2-8°C),不仅保证形态,使用时的冰凉感也能带来一定舒适。
使用时取出,待其稍硬后(或按说明书)尽快使用。
4.眼药水/膏、耳液:无菌要求高
部分滴眼液(尤其不含防腐剂的小支装)、眼膏、滴耳液可能要求开封前冷藏,开封后室温保存并在限定时间内用完(通常4周)。
严格遵循说明书指示。
即使可室温保存,夏季也建议置于阴凉处(<20°C),避免高温加速成分降解或微生物滋生。
开封后注意瓶口勿接触手或眼,防止污染。
5.挥发性药品:“香气”易散,药效易失
如含有薄荷脑、樟脑、碘酒、酒精等成分的外用药(药油、酊剂),以及硝酸甘油片。
高温会加速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散失,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无效。
务必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保存。硝酸甘油片尤其怕热怕光怕潮,开封后3-6个月可能失效,需定期更换。
四、中药的夏季“防潮防霉保卫战”
中药饮片、丸剂、散剂、膏方等对湿度极其敏感。
1.饮片(药材):
密封是关键:使用密封性好的玻璃罐、陶瓷罐或厚实的塑料袋(可加食品干燥剂)。避免使用纸袋或普通塑料袋长期存放。
阴凉干燥通风:存放处必须干燥。梅雨季或湿度大时,可开空调除湿或使用除湿机。
勤检查:定期翻看,发现受潮、变色、走油(泛油光)、生虫、霉变,立即丢弃,不可再使用。尤其像枸杞、红枣、山药片等含糖或淀粉高的药材极易生虫霉变。
少量购买:夏季尽量减少囤货,按需购买。
2.中成药(丸、散、膏、丹):
遵循说明书贮藏要求。大部分要求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蜜丸、膏方:含大量蜂蜜或糖分,极易吸潮发霉、生虫。未开封可考虑冷藏,开封后需更严格密封冷藏并尽快用完。取用时用干净干燥的勺子。
散剂:务必密封防潮。
液体制剂(糖浆、口服液):注意避光、阴凉处保存,开瓶后按说明书要求在时限内用完(通常不超过1个月),观察有无沉淀、霉变、异味。
五、夏季药箱管理“三查”行动
1.查包装与说明书:新购药品或换季时,仔细阅读贮藏要求,明确哪些需要特殊关照(冷藏、阴凉)。
2.查存放环境:检查药箱位置是否阴凉(最好低于25°C)、干燥、避光?旁边温湿度计读数如何?
3.查药品状态与效期:
定期清理(至少每季度一次):按有效期远近整理,近效期的放前面先用。
果断淘汰:
过期药品。
性状明显改变的药品:片剂(裂片、斑点、变色、粘连、膨胀)、胶囊(黏连、变形、变硬)、冲剂(结块、发霉)、液体制剂(沉淀、絮状物、浑浊、变色、异味)、软膏(分层、出水、异味、变色)、栓剂(软化变形)。
说明书明确要求开封后限时用完但超时的药品(如眼药水、胰岛素、糖浆)。
安全处理:过期变质药品勿随意丢弃。可送到社区或药店的过期药品回收点,或按当地垃圾分类要求处理(通常建议破坏包装后密封丢弃在有害垃圾中)。
守护药箱,就是守护健康
家庭药箱是我们健康的守门人。炎炎夏日,多花一点心思为您的药品创造一个凉爽、干燥、避光的“避暑山庄”,就能确保在需要它们时,它们能发挥应有的效力,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记住这份攻略,让您的药箱安然度夏,健康无忧!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