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皮肤保卫战:药膏、药水如何选?药师解析常见皮肤外用药

盛夏的阳光热烈奔放,却也带来了恼人的皮肤烦恼——蚊虫叮咬的红肿奇痒、骄阳炙烤下的灼痛脱皮、闷热潮湿诱发的红疹水泡……面对药房里琳琅满目的皮肤外用药,您是否感到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您的药师朋友这就化身“皮肤作战指挥官”,带您认清敌情,选对武器,打赢这场夏日皮肤保卫战!

第一关:认清“敌人”——夏季常见皮肤问题大起底

1.“吸血小分队”——蚊虫叮咬与螨虫皮炎:

症状:皮肤上出现红色小丘疹或风团,中心常有小水疱或叮咬痕迹,奇痒难忍,抓挠后易红肿、破溃甚至感染。螨虫(如凉席螨)叮咬常在躯干、四肢出现连片红疹。

作战目标:快速止痒、消炎、预防感染。

2.“日光轰炸区”——晒伤与光敏性皮炎:

症状:日晒后数小时,暴露部位(面颈、手臂)皮肤发红、肿胀、灼热、刺痛,严重者出现水疱、脱皮,甚至伴有头痛、发热。光敏性皮炎是接触或服用某些物质(如某些药物、植物汁液)后经日光照射引发类似晒伤或湿疹样反应。

作战目标:紧急降温舒缓、修复皮肤屏障、减轻炎症。

3.“湿热包围圈”——痱子(热疹)与间擦疹:

症状:

痱子:汗管堵塞所致。常见于颈部、胸背、肘窝、腹股沟等易出汗部位。分白痱(透明小水疱)、红痱(红色小丘疹,有刺痒感)、脓痱(顶端有脓点)。

间擦疹:皮肤皱褶处(腋下、腹股沟、乳房下、指趾缝)因摩擦、汗液浸渍、局部温暖潮湿引起的红斑、糜烂、渗出,可伴瘙痒或灼痛,易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作战目标:保持干燥、收敛止痒、抗炎、防治感染。

4.“真菌游击队”——足癣(脚气)、股癣、花斑癣:

症状:

足癣:脚趾缝糜烂、发白、脱皮、瘙痒;或足底、足缘出现水疱、脱屑;或足跟皮肤增厚、粗糙、开裂。

股癣:腹股沟、臀部环状或半环状红斑,边缘隆起有丘疹、水疱、鳞屑,向周围扩散,中心消退,瘙痒明显。

花斑癣(汗斑):胸背、肩颈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白色、淡红色或棕褐色斑片,表面有细小糠秕状鳞屑,可融合成片,夏重冬轻。

作战目标:杀灭真菌、止痒、抗炎。

5.“过敏先锋队”——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症状: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如金属饰品、化妆品、洗涤剂、植物)或内在因素引起,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渗出、结痂,伴有剧烈瘙痒。夏季汗液、紫外线可能加重。

作战目标:抗炎、止痒、修复屏障、避免诱因。

第二关:选对“武器”——常见皮肤外用药剂型揭秘

皮肤外用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膏、霜、凝胶、溶液、洗剂、喷雾…),选对“武器”形态是制胜关键!不同“地形”(皮肤部位、皮损状态)适用不同“武器”:

1.“厚重装甲”——软膏(Ointment):

特点:油脂性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油腻、封闭性强、不易清洗。

适用“地形”:

干燥、肥厚、苔藓化、有裂口的皮损: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皲裂性足癣。强大的封闭性提供极佳的滋润和药物渗透作用。

需要保护创面时。

夏季慎用区:多毛部位、面部(易致粉刺)、渗出糜烂处(阻碍分泌物排出,易加重炎症)、褶皱潮湿部位(闷热不透气)。炎热天气下油腻感可能让人不适。

2.“清爽轻骑”——乳膏/霜剂(Cream):

特点:水包油型(O/W)乳化基质,含水量较高,质地较软膏轻薄、清爽、不油腻,易于涂抹和清洗,是夏季最常用的剂型。

适用“地形”:

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伴轻度干燥、脱屑。

大部分无明显渗出的皮损:如一般湿疹、皮炎、蚊虫叮咬、轻度晒伤、体股癣等。

身体大部分区域,包括面部(需注意成分是否适合)。

优势:舒适度高,患者依从性好。

3.“水润特工”——凝胶(Gel):

特点:透明或半透明胶冻状,水性或酒精基质,极其清爽、不油腻、速干、透气性极佳。

适用“地形”:

凝胶清爽不黏腻,更适合用于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以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如头皮,不易造成毛孔堵塞或沾染衣物。

急性炎症早期,轻度红肿灼热:如轻度晒伤(有清凉感)。

油性皮肤、痤疮患者。

需要频繁涂抹的部位。

注意:含酒精者可能对破损皮肤或粘膜有短暂刺激;保湿性相对较弱。

4.“渗透奇兵”——溶液(Solution)、酊剂(Tincture)、搽剂(Liniment):

特点:液体剂型,常含酒精、水或其他溶剂。渗透性强、易于涂抹在毛发丛生部位、挥发后有清凉感。

适用“地形”:

头皮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毛囊炎。

小范围、较肥厚的皮损:如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借助渗透性增强药效)。

夏季慎用区:糜烂、渗出、溃疡、粘膜部位及皮肤娇嫩处(如面部、会阴)——酒精刺激性强,会引起剧烈疼痛!大面积使用需警惕经皮吸收过多。

5.“安抚水军”——洗剂(Lotion):

特点:不溶于水的粉末(如炉甘石、氧化锌)混悬于水溶液(有时含少量酒精)中,用时需摇匀。涂后水分蒸发,留下粉末覆盖皮肤,具有收敛、散热、止痒、保护作用。

适用“地形”:

急性炎症无渗出或渗出初期:如痱子、轻度晒伤、蚊虫叮咬、间擦疹(需保持干燥)。炉甘石洗剂是经典代表。

大面积、弥漫性、潮红发烫的皮损。

夏季优势:清凉舒适感明显。禁用区:明显渗出、糜烂、毛发浓密处(粉末结块)。

6.“甩手掌柜”——喷雾剂(Spray):

特点:将药液以雾状形式喷出。使用方便、无需用手接触患处(减少污染和刺激)、均匀覆盖(尤其适合大面积或不易触及部位)、有清凉感。

适用“地形”:晒伤、蚊虫叮咬、轻度皮炎、间擦疹、预防性使用(如抑汗产品)。

注意:避免喷入眼、口、鼻;注意易燃性(含酒精者);对深部或肥厚皮损渗透力可能不足。

第三关:锁定“目标”——常见皮肤问题选药指南(药师视角)

1.迎战“蚊虫特攻队”&“螨虫小分队”:

首选“轻武器”:

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清凉舒缓,安全系数高(孕妇、儿童、老人通常可用),适用于无破损的叮咬包。破溃处禁用!

清凉型凝胶/喷雾:含薄荷脑、樟脑等(如无比滴儿童版、成人版),快速止痒降温。注意儿童需选用儿童专用配方。

炎症较重或抓破后:

弱效激素乳膏: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0.05%地奈德乳膏(力言卓),短期小面积使用(一般3-5天),抗炎止痒效果好。面部、皮肤薄嫩处慎用,破溃感染处禁用。

抗生素软膏/乳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或治疗抓破后继发的细菌感染。仅用于有明确感染征象(如红肿热痛、脓液)时。

药师提醒:避免抓挠!指甲藏污纳垢,抓破易感染。剪短指甲,瘙痒难忍时可轻拍或冷敷。

2.阻击“日光轰炸区”——晒伤急救:

核心任务:降温、舒缓、保湿!

立即行动:脱离日晒环境,用冷水(非冰水)冲洗或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一日数次)。

舒缓保湿:冷敷后涂抹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乳/霜(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或芦荟胶(纯度高的)。严重红肿灼痛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乳膏(如0.1%氢化可的松)。

水疱处理:小水疱勿刺破,保持清洁干燥。大水疱或范围广泛、伴有发热寒战者,立即就医!

药师提醒:晒伤后皮肤极度脆弱,避免使用含酒精(刺激)、苯佐卡因(可能过敏)、凡士林(封闭散热)的产品。预防胜于治疗!务必做好防晒(ABC原则:Avoid避免日晒、Block物理遮挡、Cream防晒霜)。

3.突围“湿热包围圈”——痱子&间擦疹:

核心原则:保持凉爽、干燥、透气!

痱子:

加强通风降温,穿宽松吸湿衣物。

炉甘石洗剂是主力军!摇匀后涂抹,收敛止痒吸湿。

避免使用油性软膏、霜剂(会堵塞汗管加重病情)。

间擦疹:

保持干燥是关键:清洗后彻底拍干(勿用力擦),可薄薄撒上爽身粉(选择液体粉或玉米淀粉基,避开含滑石粉的吸入风险)或使用氧化锌软膏/糊剂(有收敛、保护作用)。

炎症明显时:短期外用弱效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

怀疑真菌感染(边缘清晰、有鳞屑):加用抗真菌乳膏(如联苯苄唑、特比萘芬)。

怀疑细菌感染(渗出、脓液、异味):加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

药师提醒:肥胖者、婴儿要特别注意皱褶部位的清洁与干燥。尿布区间擦疹需勤换尿布,每次清洗后充分晾干或吹风机冷风吹干,再涂抹护臀膏(含氧化锌)。

4.清剿“真菌游击队”——足癣、股癣、花斑癣:

核心武器:抗真菌药!必须坚持疗程!

常用外用药:唑类(如联苯苄唑、酮康唑、咪康唑)、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环吡酮胺、阿莫罗芬等。剂型选择:乳膏/霜剂最常用;溶液/喷雾适合多毛或大面积;粉剂可用于鞋袜预防。

关键点:

范围足够:涂抹范围要超出皮损边缘至少2厘米。

时间足够:即使症状消失也要继续用药!足癣、体股癣一般需2-4周;花斑癣需2周以上。说明书为准,切勿见好就收,否则易复发。

保持干燥:尤其足癣,穿透气鞋袜,保持足部干爽。

顽固或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需医生处方)。

药师提醒:勿用含激素的复方制剂(如XX平、XX王)治疗单纯真菌感染!激素会暂时缓解瘙痒,但会削弱局部免疫力,导致真菌扩散蔓延(难辨认癣),加大治疗难度。除非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明确是合并湿疹等情况。

结语

药师最后叮嘱:家庭药箱是应急之用。皮肤问题千变万化,自行用药2-3天无改善或加重(如红肿热痛扩散、出现水疱脓疱、发热等),请务必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守护夏日肌肤健康,选对药,用对药,安全用药是关键!祝您清爽舒适,安然度夏!

作者: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制剂科 主管药师 李园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