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一贴,吞咽顺畅吃饭香
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神经内科 主管护士 蔡婵娟2025-08-11 12:27:46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许多人都有吞咽困难和食欲下降的问题。老人经常因为“吃饭费劲”而缩减饮食,小孩因为挑食、偏食、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紧张“食不知味”。事实上,在我们的耳中隐藏着一个“健康密码”,那就是耳穴贴疗法。源于中医的传统治疗,因其无创伤、方便、安全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耳穴贴是怎样使吞咽更顺畅,进食更香的。
1.认识耳穴:耳朵里藏着全身健康地图
不要看耳朵只有小小的一个,但它就像是一个“微型缩影”的身体。根据中医学的观点,“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与全身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都有对应的反射区,这就是耳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神经组织,它与大脑皮质和脑干等中枢神经系统有着紧密的关系,对其进行刺激可以通过其神经反射来调控机体的机能。
1.1耳穴的分布规律
其外形如倒立的胚胎,头部对应耳垂,躯干对应耳甲艇和耳甲腔,四肢对应耳舟。具体到与吞咽和消化相关的区域:
喉部反射区:位于耳屏内侧上1/2处,与喉部相对应,是提高吞咽能力的重要腧穴。
食道反射区:位于咽鼓管的内壁处,毗邻喉部反射区域,与消化道的运动机能密切相关。
胃反射区:在耳甲中心,与胃相应,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及胃运动的作用。
脾反射区:在耳甲腔后上方,主要功能是促进胃肠功能的发挥。
皮层下反射区:在对耳的内侧,其作用与大脑皮质的一个功能性区域相似,具有调控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1.2耳穴疗法的科学原理
耳穴贴敷是利用王不留行籽、磁珠等介质对耳穴进行连续、柔和的刺激。这一激励以三种方式运作:
神经反射通路:耳朵的神经末端向中枢传导信息,对吞咽中枢和消化中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体液调节机制:对耳穴进行刺激,能促进胃肠激素、神经递质等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经脉的传导功能:通过中医经络系统,激发气血运行,调和脏腑功能。
2.吞咽不畅?耳穴贴帮你打通“进食通道”
2.1常见吞咽问题及耳穴应对
老年人吞咽无力:由于机体老化,咽喉肌肉松弛,神经反应迟钝,极易发生“食不下咽”、“喝水呛咳”等症状。主要针对咽喉、食管、皮质下三处腧穴进行贴压,以提高喉部肌群的紧张度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
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脑卒中病人由于大脑的神经受损引起吞咽困难,病情较重的病人需要鼻饲管进食。病情稳定后,我们经过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结合耳穴贴压,可促进患者的吞咽能力的恢复。
慢性咽喉炎咽有异物感:表现为咽喉部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而且在咽下去的时候会更加难受。通过贴压咽喉、肺、大肠和肾上腺等部位,可以缓解咽喉粘膜的发炎症状,减少异物感觉。
2.2耳穴改善吞咽的作用机制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对耳穴的喉部及皮层下进行刺激可以:刺激皮质下咽运动中枢,改善其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加强喉部肌肉的收缩及协调能力,提高吞咽时的一致性;能有效地改善喉部的血液流通,减少咽部的肿胀及发炎,减少咽阻。根据临床资料,应用耳穴贴敷对吞咽障碍病人进行4~6周的治疗后,其吞咽能力得分均有30%~50%的改善。
3.吃饭不香?耳穴贴唤醒你的食欲
3.1不同人群食欲问题的耳穴方案
小儿挑食、偏食:孩子往往由于脾胃虚寒,或者是吃了太多的零食,都会造成胃口不好。贴压胃、脾、胰胆和内分泌,配合“神门镇静宁神法”,可以提高肠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对零食的依赖性。
工作压力导致的食欲下降:工作紧张、情绪紧张,会使胃口下降。着重贴压肝脏、脾脏、胃、交感,同时刺激心脏、神阙,解除焦虑,使“压力胃”得到舒缓。
术后康复期食欲下降:患者术后身体虚弱,胃肠功能失调,经常有“吃不下饭”的现象。贴压胃、脾、小肠、大肠、足三里(耳穴对应区),可以帮助肠胃的运动,加速胃肠道的运动,加速胃肠道的恢复。
3.2耳穴调节食欲的科学依据
调控下丘脑摄食中心,使食欲与食欲素的分泌均衡;促进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可有效调节自主神经,减轻胃肠道的紧张,消除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起到了安定的功效,减轻了情感因素对胃口的压抑。
4.耳穴贴操作指南:在家就能做的健康调理
4.1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的穴位:首先要针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然后用探穴笔在耳边轻轻按压,找到酸胀敏感点即为最佳按压位置。
清洗双耳:用酒精棉片擦拭选定穴位区域,待酒精挥发后再贴,避免贴不稳。
贴压固定:用镊子取耳穴贴,对准穴位轻轻按压固定,确保贴牢但不引起疼痛。
压迫刺激:每日按3-5次,每一穴位按1-2分钟,以感觉酸胀或轻微疼痛为好,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对肌肤造成伤害。
更换时间:夏天容易出汗,一般2-3天就可以换一次;冬天可以5-7天换一次,左右耳轮流按压。
4.2注意事项
如果是对胶带有敏感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防过敏的耳穴贴,如果出现皮肤发红或者发痒的情况,可以将其摘掉。怀孕期间一定要避开子宫、卵巢等穴位;对于有外伤或溃疡的耳朵,暂时不要使用。对于小孩及老人来说,肌肤比较敏感,所以一定要温柔地按揉,以免造成耳廓受伤。耳穴贴法可以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结
耳穴贴用小小的籽贴和长期柔和的刺激下,激发人体自身的调整功能,使进食变得轻松自如,使进食重拾甜美。无需任何精密仪器,也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便可成为我们每天身体的一道屏障。但要注意,耳穴贴治疗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若患者长期存在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体重骤降、胸痛、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