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美食+文旅体,以乘数效应激活消费市场

南海网2025-08-08 11:03:20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方面。暑期,面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地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探索“美食+文旅体”,加强业态融合、场景创新,为暑期消费增添动能。(人民日报)

美食从来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而是地域文化的活态基因。当洛阳十字街的灯火照亮青石板路,当绵阳桂家湾的炊烟裹挟着辣椒香气升腾,当青岛的烤串与浪花碰撞出别样滋味……这些地域美食,是文化的具象化,也是文旅融合的“黏合剂”,让“诗与远方”变得可触可感,让文旅体验从“看风景”升级为“品文化”。

这个暑期,一场关于“舌尖”与“远方”的消费场景正在多地上演,以乘数效应激活消费市场,让“吃”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而“美食+文旅体”的乘数效应,关键在于场景的重构与体验的升级。当古风街区与美食夜市结合,打造出“一步一景、一摊一味”的沉浸式消费空间;当“美食+田园”成为创意切入点,让游客在采摘、烘焙、扎染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当“美食+赛事”的热情联动,也让体育赛事的热度转化为餐饮、住宿、农产品的消费热潮。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通过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创造出“1×N”的放大效应。例如,海南“村VA”不仅带动了地区文旅发展和美食推广,形成“吃住游购娱”的闭环,更让迈号咖啡、牛肉干等成为“网红伴手礼”,而文昌通过糟粕醋衍生的出跨界美食,更让游客惊喜连连。这种场景的创新,让美食从“配角”变为“主角”,让文旅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

现如今,“美食+文旅体”的融合,已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全国趋势,正在释放巨大的经济能量。这背后,不仅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更是产业链的延伸。但要让这一模式持续释放活力,还需在文化深度、产业协同、服务品质上持续发力。一方面,要挖掘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避免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要推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种植-加工-旅游-文创”的完整链条。此外,还需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消费体验,例如利用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通过VR技术还原美食历史场景。

当一碗螺蛳粉带动柳州全产业链发展,当一顿火锅让重庆成为“网红顶流”,我们看到了“舌尖经济”的无限可能。相信在未来,“美食+文旅体”的融合将不仅是消费升级的抓手,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乡村振兴的引擎、城市品牌的名片,让每一口美食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美味动力”。(张屿洋)

作者: 张屿洋
责任编辑: 杨彦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