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丨观演“特种兵”出动
海南日报2025-08-08 09:15:3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钰
你的周末怎么过?
随着演出市场的爆发,一群年轻的“特种兵”出动了
利用短短的周末,他们在不同舞台、剧场间穿梭
有人追着巡演路线“跑图”看演出,
有人每周解锁不同演出
有人来者不拒逢演出必看……
和这群“特种兵”一起,解锁生活新方式。
有不少粉丝从深圳、广州赶来海口听陈奕迅的演唱会。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南来北往看演出
看演出,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节假日新选择。
汪耀和梁佳是忠实票友。话剧、舞台剧、脱口秀、音乐会、音乐节、演唱会,他们口味多元,对各类演出都饶有兴趣。
“海南‘卷’起来了,这几年好演出越来越多。”这两年,梁佳几乎每个月都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场精彩的演出,澄迈音乐节、“断眉”海口演唱会、三亚周杰伦演唱会、久石让音乐会、《芝加哥》音乐剧还有脱口秀。“省内交通方便,价格不贵,有时候甚至能几十块钱‘捡漏’看一场精彩演出。”
“周末看演出比在家刷手机更有收获。”这两年,海口市民向楠也培养了走出家门看演出的习惯,尤其喜欢歌舞诗剧《只此青绿》,带着一家人刷了三遍。有时候,开车到市县看演出,还能组织一场短途亲子游。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近年来,海南演出生态迎来质的飞跃:专业剧场年均演出场次增长显著,脱口秀、音乐会、舞台剧、实验戏剧等多元形态演出不断增加,多元化的演出供给日益重塑城市文化版图。
跨省甚至跨国看演出,也成为一众资深票友的选择。他们在南来北往的奔赴中,化身追演出“特种兵”。
南京看张惠妹,南昌听凤凰传奇,广州看蔡依林……打开汪耀在“大麦”软件中的电子票夹,琳琅满目的电子票根,记录下一个个精彩坐标和美妙回忆。
“这两年打了几十趟‘飞的’看演出,每一次都解锁有趣经历。”汪耀记忆里最极限的一次,是今年4月飞到韩国首尔看酷玩乐队的演出。
“前一晚的飞机抵达,当天在首尔逛逛就直奔演出场馆,看完回酒店,第二天最早的班机回国。”他说,风尘仆仆,却非常值得,这场演出无论是从艺人表现、舞台效果、现场氛围,还是配套服务都堪称一流。“身体累,但心里就一个字‘爽’!”
一场好演出让人念念不忘。“歌到高潮,馆内灯光闪烁,头顶烟花璀璨,情绪随着乐声冲击顶峰。”汪耀说,场馆里,相互间或熟悉、或陌生的观众们都大声跟唱,畅快得酣畅淋漓。
“跨城看演出虽然累,但每场演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体验。置身场馆,像是沉浸在一个巨大的能量场,给感官和情绪一场酣畅淋漓的冲刷。”海口市民段意很乐意为各类演出“买单”。十多年前,她在武汉第一次走入剧场看《恋爱的犀牛》,就被剧目中贲张的情感所震撼,从此便迷上了各种剧目。
一场演出,可以看作一部完整的文艺作品,起承转合中讲好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个信条。“看完好演出就像充了一次电,让人们恢复心灵能量。”段意的想法或许能说出许多观演“特种兵”的心声——在路上,让身体与心灵一起成长。
跟着演出去“打卡”
从一场演出开始,拓展对城市的探索。
“演出像一个锚点,让人和城市有了链接。”肖宇是陈奕迅的歌迷。从去年开始,他接连在上海、杭州、海口几个城市“跑图”看巡演。
“虽然是同一轮巡演,上海场精致、杭州场温馨,海口场非常松驰,不同城市的‘应援’氛围和方式不同。”肖宇说,在演艺经济火热的当下,不同城市会融入自我个性主动拥抱演出,和歌手、歌迷碰撞出特别火花,赋予每场演出截然不同的体验。
当下,各类演出正从单一的艺术活动升维成生活方式。当城市与演出爱好者形成这种双向奔赴,看演出这一行为已超越简单的文化消费,升华为一种理解城市的文化解码方式。
“机场、商场、景区,各种各样的联动活动层出不穷,逛得停不下来,像沉浸在巨大的主题乐园里。”今年6月19日,周舟专程从上海来海口看陈奕迅演唱会,惊喜地发现从飞机落地开始,就是满满的演唱会元素。她在海口停留了一周,沿着歌友会的演出打卡指南,在骑楼尝甘蔗冰,荣山寮看晚霞,云洞的晚风中唱起歌,玩得心满意足。
演出结束,不一定代表快乐散场。许多城市里,歌迷和剧迷们还会自发组织聚会,将美好体验延续。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聊爱好是放松的好方式。”作为周杰伦的歌迷,许雯加入了全国歌友会,微信群汇集着全国各地的“杰迷”。“不管在哪个城市,‘杰迷’们都能聚在一起,演出前一起打卡,演出后一顿火锅,是大家保持多年的默契。”
实际上,一个观众每年看几十上百场演出,奔赴各个城市看演出,所憧憬的不仅是演出当晚的视听享受,还有演出带来的沉浸式文化氛围。
当城市与演出双向奔赴,“演艺+”多元体验场景就此衍生。一个主题打卡点、一件周边T恤、一枚徽章、一个帆布包……这些或可参与或可携带的演出记忆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收藏欲,更通过社群分享强化了一种身份认同。
“跟着演出去旅行”顺理成章成为消费市场重要驱动力。大麦娱乐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达64.2%,大型音乐节跨城观演比例达62.2%,跨城观众平均停留1天至3天,人均消费额2000元左右,有力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景区等消费增长。
解锁生活新方式
这两年,许多人将看演出看作生活的一部分,常常关注各文旅账号、票务平台的“上新”推送。
“在一个个演唱会、音乐节现场,我不用思考职场礼仪,所有人嗨成一片,只要随着自己的喜欢,大声唱、用力舞,宣泄所有的压力。”自称音乐节“发烧友”的林芬几乎没错过任何一场音乐节演出,“一两百元的票价,就能换来这么多开心,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现场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与观众间更直接的链接。而我们也愿意借着演出,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段意说,即使演出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但每场表演的呈现效果也会因艺人和现场氛围碰撞,而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将观众引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舞台是综合艺术,精彩依赖于思想的诠释。”在她看来,不论是话剧、歌舞剧还是演唱会,一场好的演出,必然是主创人员和演员对人性或社会问题剖析的产物。它能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留出一片净土,让人们借由艺人的声台形表思考自我理解世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看演出早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即时且不可复制,带着人与人之间直面的呼吸、畅快的交流,在世间万物飞速运转的当下,为人们的精神世界留住一方净土。
无论是在人声沸腾的体育场看演唱会,还是在精致小巧的剧场看戏剧,越来越多年轻人痴迷其中,甘愿南来北往奔赴,用足迹编织起细密的文化记忆。
出发,奔赴下一场美好!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