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会中风?这些坏习惯正在“招惹”脑卒中

提到中风,多数人会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实是,我国40岁以下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攀升,占比已达13.3%。20多岁的程序员、30出头的白领突发中风的案例屡见不鲜。那些被年轻人忽视的熬夜、暴饮暴食、久坐等习惯,正悄悄将脑卒中的风险拉向自己。别再以为年轻就可高枕无忧,了解脑卒中,远离坏习惯,刻不容缓。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本质上是“大脑血管的急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1缺血性脑卒中

占比约80%-85%,是由于大脑血管被血栓堵塞,血流中断,脑细胞因缺氧坏死。就像给大脑供血的“水管”被杂物堵住,下游的脑组织“渴死”了。

1.2出血性脑卒中

占比约15%-20%,是由于大脑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相当于“水管”爆裂,血液淹没了周围的神经细胞。无论是哪种类型,核心危害都是“脑细胞的不可逆死亡”。大脑每缺血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坏死,且无法再生。这也是为什么脑卒中被称为“时间就是大脑”的急症。

2.哪些坏习惯与脑卒中相关

2.1熬夜

“凌晨2点前睡觉算早睡”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熬夜对血管的伤害,远超你的想象。人在熬夜时,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血压波动升高。研究发现,连续熬夜24小时,血压会升高20-30mmHg,而血压骤升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同时,熬夜会让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更危险的是“报复性熬夜”——白天工作疲惫,晚上用刷手机、打游戏“补偿自己”,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会打乱生物钟,让血管舒张收缩的节奏紊乱,加速血管老化。

2.2饮食自由

高盐饮食可引起体内钠离子的潴留,增加动脉的负荷,从而引起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我国年轻人日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是推荐量的2倍多。

高油高糖饮食则会引发肥胖和代谢紊乱。当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超标,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一旦脱落,就可能堵塞脑血管。临床中,很多青年脑卒中患者都伴有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追溯饮食史,几乎都离不开“重口味”。

还有一个误区是“用水果代替蔬菜”。很多年轻人觉得吃水果就能补充维生素,却忽略了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而过量吃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反而会让血糖飙升,损伤血管内皮。

2.3久坐不动

“上班坐8小时,下班躺8小时”,整个人就好像被固定在了座椅或者床上一样,这是当代年轻人的典型状态。但久坐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下降,就像河流流速变缓会沉积泥沙,血液也会因流速减慢而变得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更危险的是“久坐+突然起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下肢静脉容易形成血栓(即“深静脉血栓”),当突然站立时,血栓可能随血液回流至心脏,再栓塞到脑血管,引发“肺栓塞”或脑卒中。这种情况在长途乘车、打游戏久坐不动的人群中尤为常见,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久坐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每年因久坐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超过300万,其中就包括大量青年脑卒中案例。

2.4吸烟酗酒

吸烟对血管的伤害是“全方位无死角”的。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变得粗糙,就像光滑的管道被砂纸磨过,更容易挂住脂肪和血小板,形成斑块。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且开始吸烟年龄越小,风险越高。

而酗酒则是通过另一种方式伤害血管:酒精会直接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同时,长期酗酒会引发高血压、脂肪肝,间接增加脑卒中风险。尤其危险的是“一次性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很多年轻人觉得“偶尔抽烟喝酒没关系”,但血管的损伤是长期积累的,等到症状出现时,往往已经晚了。

2.5压力过大

压力大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若此情况继续下去,则血管就会像一根不断伸展的橡皮筋,弹性逐渐下降,变得脆弱易破。同时,压力还会让人产生“情绪性暴饮暴食”“通过吸烟喝酒减压”等行为,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中,不少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都有明确的“压力诱因”:比如连续赶项目、失恋、考试失利等。这些短期的强烈情绪波动,可能成为压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2.6对“小毛病”视而不见,任由基础病恶化

许多年轻人都认为“年轻就是资本”,即使查出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也不以为意,不服药、不复查,甚至觉得“没症状就等于没病”。但这些基础病,正是青年脑卒中的隐形推手,比如:高血压会持续冲击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变脆,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让血栓更容易形成;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会直接导致血管斑块沉积。资料表明,约60%的青年脑卒中患者都伴有未控制的高血压,30%合并糖尿病。这些“无声的杀手”,正在悄悄侵蚀年轻人的血管。

3.如何远离脑卒中

3.1规律作息

尽量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如果必须熬夜,第二天也要及时补觉,且每周熬夜不超过1次;手机、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前用看书、听音乐代替刷手机。

3.2合理饮食

要养成少盐(每天<5克)、少糖(添加糖<25克/天)、少油炸饮食习惯;多食用蔬菜(>500克/天)、粗粮(占主食1/3)、优质蛋白(鱼、蛋、奶、豆制品);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和血液循环。

3.3科学运动

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拉伸、深蹲、踮脚等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尤其是平时不运动的人,突然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血压骤升。

小结

脑卒中离年轻人并不远,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坏习惯,正在一天天侵蚀血管。但幸运的是,青年脑卒中的预防,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少熬一次夜、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糖、定期查一次体,都是在为血管“储蓄健康”。

作者: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敏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