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对名字相似的中成药,很多人都用错了,难怪没效果!

中成药的品类繁多,其中有许多名称相似的药品,很多人完全凭着模糊的印象随意使用,却并不知道中成药的一字差异,就可能藏着截然不同的功效、适用病症、药效原理,如果您用错的话,不仅会导致病情被耽误,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药性冲突导致身体负担加重[1]。中成药的处方来源、组方等都各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如果是处方药,需要医生辨证治疗,非处方药要做到对症服药,千万别再用错了,接下来让我来为您详细介绍吧。

1. 清音丸和清宁丸

在中成药家族里,清音丸和清宁丸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功能与主治却完全不同。

①清音丸

清音丸的配方有桔梗、寒水石、薄荷等药材,是专门为咽喉病准备的,桔梗可以宣肺利咽,寒水石清热泻火,薄荷则带来清凉舒爽的口感,此种组合能在风热犯肺、肺热津伤等咽喉问题的治疗上发挥出充分效果。

如歌手、教师等职业平常需要大量使用嗓子,如果用嗓过度的话,喉咙就会很痛,吞咽还可能会带有灼热感,此时即可服用清音丸,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到咽喉黏膜,帮助我们缓解咽喉炎症,让声音逐渐恢复清亮。当然,清音丸更多地使用热证,如果是风寒引发的喉咙发紧、痰白清稀,用后可能会加重不适。

②清宁丸

清宁丸的成分偏向攻下与润燥。大黄、车前草、枳壳等药材是清宁丸的核心构成,大黄能荡涤肠胃积滞,车前草清热利尿,枳壳则行气导滞,主要作用是实热便秘,在某些情况下,因为饮食辛辣、熬夜上火,导致我们的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肚子又鼓又胀,甚至还伴随口臭、牙龈肿痛的时候,即可服用清宁丸,可以借由清热泻火、通腑导滞,将体内积热连同宿便一同排出,让身体恢复轻松。并且清宁丸的具有很强的“攻下”能力,所以孕妇禁忌服用、哺乳期女性或者脾胃较为虚弱的人需要格外谨慎,避免损伤正气。

区分二者的关键点就是抓住核心症状,清音丸是清“音”的,所以和我们发出声音的咽喉有很大的关系,清宁丸是清“宁”的,让我们能够保持宁静,避免腹部胀满、大便干结等。

2. 香连丸和香附丸

香连丸和香附丸的名字里都带有“香”字,但是功效方向却完全不同,香连丸主要作用于肠道湿热,香附丸则是擅长疏肝理气。

①香连丸

香连丸的名字源于两味核心药材,也就是木香和萸黄连,萸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可以作用在我们的肠道,特别是在对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方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木香辛温,不仅可以行气止痛,而且还可以缓解萸黄连的苦寒之性,进而避免损伤我们的脾胃,此种配伍使得其逐渐成为湿热痢疾、肠炎的常用药。

若是我们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出现腹痛腹泻,大便里急后重且带有黏液脓血,肛门有灼热感,同时伴有口苦、舌苔黄腻时,香连丸能快速清热燥湿、行气止痛,让我们的肠道系统可以不再紊乱加重[2]。当然,香连丸并不能作用在所有肠道问题,如果是受凉导致的腹痛腹泻,或者是长时间体虚而引发的慢性腹泻,食用后反而还会导致虚寒症状加重。

②香附丸

香附丸的材料则是香附(醋),作用是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再配上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是调理气血的经典配方,主要应对的是肝气郁结引发的各种身体问题,如女性朋友们因为情绪不畅而影响月经周期,经期前乳房胀痛、经血颜色暗紫且有血块,或者是平常经常会觉得胸闷不适、胁肋胀痛,此时就可以服用香附丸,让郁结的肝气顺畅运行,让紊乱的气血回归正轨。但它性偏温燥,若是平时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加重内热。

3. 板蓝根颗粒和复方板蓝根颗粒

①板蓝根颗粒

面对板蓝根颗粒和复方板蓝根颗粒,很多人经常会把二者都认成为板蓝根,但实际上二者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板蓝根颗粒是单位药制剂,成分仅有板蓝根,性味苦寒,擅长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在风热感冒初起时最能发挥作用[3]。比如有人刚出现轻微的咽喉干痒、疼痛,伴有低热、鼻塞流黄涕,此时冲泡一袋板蓝根颗粒,药物能快速抵达咽喉部位,抑制病毒复制,板蓝根颗粒的优势是药性比较平和,非常符合症状初期的患者需要,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板蓝根颗粒是苦寒,所以并不建议您长时间服用,否则可能会导致脾胃阳气受到损伤,还有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和腹泻等。

②复方板蓝根颗粒

复方板蓝根颗粒不仅有板蓝根,而且其内还有大青叶,两个材料都是可以清热的,大青叶与板蓝根同属十字花科植物,性味相近但清热凉血之力更强,尤其擅长应对热毒炽盛的情况。当风热感冒加重,出现咽喉肿痛明显、吞咽困难,甚至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高热等症状时,复方板蓝根颗粒就能展现出更强的清热泻火作用,要比单独的板蓝根颗粒更加能够发挥出效果,非常适用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热毒证患者,因此在流感高峰阶段,或身体因热毒出现皮肤斑疹时可以使用此药。当然,也正因为两味苦寒药材叠加,所以其药性更加猛烈,脾胃虚寒的患者需要尤其注意使用,如果是孕妇或者哺乳期女性的话要慎用,在您使用前最好先行询问医生是否可以使用。

整体而言,中成药的名字的细微差别却关乎着配方、服用和效果等,藏着关乎药效的诸多学问,就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三对容易混淆名字的中成药,用错不仅没效果,浪费金钱,甚至还可能耽误病情,所以中成药要辩证用药,如果您没有完全的把握,非处方药不妨先看看说明书,对照自己的症状仔细辨别,如果实在是拿不准,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就选择问问医生或者药师,千万不要自己凭借感觉随意服用,毕竟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最好地发挥出中成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昭群.中成药用错也伤“心”[J].家庭医学,2019,(11):23.

[2]杨璐嘉.香连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薛亚.细说板蓝根[N].上海中医药报,2020-12-04(004).

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符厚锐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