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移风易俗进行时丨万宁打造“宗祠 +”文化品牌:文明实践新路径,乡村振兴新动力

编者按:

近年来,万宁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推动城乡文明风尚持续向好。从传统宗祠的功能转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扎根基层,从社区邻里的互助温情到基层矛盾的高效化解,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即日起,南海网开通专题系列报道《万宁移风易俗进行时》,以纪实视角展现万宁在文明建设中的实际做法与成效,呈现城乡面貌、群众生活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反映全市上下形成的文明新风尚。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张野

在万宁,宗祠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一座座承载着家族记忆与传统文化的建筑,不再仅是祭祀先祖的场所,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宗祠+家风传承”“宗祠+议事调解”“宗祠+文化宣教”等多元模式,成为扎根基层的文明实践阵地。

从曲冲村文氏宗祠试点,到各镇因地制宜的创新探索,万宁以“宗祠+”为纽带,让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深度交融,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更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助推社会进步的特色路径。

万宁曲冲村:宗祠里的文明新图景

七月的曲冲村文氏宗祠,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二十多个孩子围坐八仙桌旁,临摹书法、品读《文天祥的故事》,曾经庄严肃穆的宗祠,暑期化身“爱心托管站”,传统建筑焕发新活力。

曲冲村文氏宗祠鸟瞰图景。

热闹的场景背后,正是曲冲村对宗祠功能进行创新性转化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万宁市以曲冲村文氏宗祠为试点,积极推进宗祠“四进”活动,将其打造成了更加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转型为集“家风传承、议事协商、宣教活动、文化互动”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

前厅“家训文化墙”展示52条族谱经典语录,搭配52户“文明家庭”事迹,用“古今对照”让尊老诚信等美德融入日常。后厅“议事堂”以文氏“十二劝”祖训为调解准则,如今成了村里调解矛盾的“金钥匙”。

宗祠内的天瑞书屋是孩子们放学后的栖息地。这里经常性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以书香宗祠助推文化传承。同时,这里也是基层宣讲的阵地,在这里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承老祖宗的优良传统。

曲冲文氏宗祠与村文化活动中心仅一路之隔,每逢传统节假日或村里的重要节日,曲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联合宗祠文化礼堂组织村民们共同开展有生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项目活动。以前只在重大节庆日开放的祠堂,如今通过“祠堂+文化”的推动,大大提升了村内文化氛围,成为文化活动阵地。

曲冲村文氏宗祠天瑞书屋已经成为村里学生们课外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

万宁各镇:创新“宗祠+”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以曲冲村为“样板”,万宁市各镇积极探索“宗祠+”文化传承新模式,创新推出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促使更多宗祠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力载体,激发乡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今年5月,万宁各镇集中举办“宗祠+”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在万城镇,工作人员化身文化讲解员,在宗祠内为乡村儿童生动解读宗祠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厚内涵。同时,将编织手工与宗祠文化、节气知识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手工体验、创意民俗课堂等形式,为乡村儿童搭建了传统文化学习的实践平台

在万城镇长星社区陈氏宗祠内,亲子家庭共同制作创意马克杯垫,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将各种材料巧妙结合,在设计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内涵;在礼纪镇太阳村章氏宗祠,老师们带领学生开展民俗非遗体验与文明新风倡导活动。活动通过趣味手工与文化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领悟宗祠文化的深厚内涵。

万宁长星社区陈氏宗祠内正在进行传统宗祠文化主题手工活动。

万宁长星社区符氏宗祠亲子纸灯制作活动吸引不少村民参加。

此外,万宁正在推动“乡村书屋”进宗祠建设,让更多宗祠变身“学堂”,以书香宗祠助推文化传承。在万城镇周家庄社区夏氏祠堂中,一间公益乡村书屋正在筹备中,屋中书柜、书桌等设施均已齐备。“去年,我们集资数百万元重建夏氏宗祠,但要想宗祠有真正的生命力,还要从硬件投入转向文化建设,所以在市、镇支持下,我们在祠堂中打造了这个书屋。”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万宁市还利用暑期带领学生走进宗祠,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家风家训、族氏源流、文艺作品、文明实践等元素融入宗祠文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风文明实践阵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宗祠+”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明城市创建

“宗祠+”文明实践品牌的打造,不仅为万宁市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图为万宁小海边骑友在风景如画的稻田间骑行。

以曲冲村为例,通过“宗祠+乡贤”模式,吸引了更多乡贤返乡创业,凝聚乡贤人才力量,共谋发展大计。同时,“宗祠+生态”模式也在解决产业民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曲冲村位于万宁小海边,在强化产业发展、加快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期间,多次利用宗祠议事空间商议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近年来,曲冲村大力推进小海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小海捕捞渔业经济实现连年增收,还大力推进农田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曲冲村以精神面貌带动村容村貌转变,图为村里荷塘一角。

此外,万宁市的“宗祠+”文明实践活动与全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辅相成。万宁持续打造2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02所农家书屋,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而“宗祠+”模式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文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全面推行积分制和红黑榜,打造“党建+”“志愿服务+”“企业+”等多个文明实践品牌,与“宗祠+”文明实践品牌相互促进,营造了全民共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万宁市的“宗祠+”文明实践品牌,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让古老的宗祠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力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万宁经验。未来,随着“宗祠+”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万宁市的城乡文明风尚必将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将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 张野
责任编辑: 梁嘉颖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