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保护的日常措施
海南成美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吴奇鲜2025-08-06 19:08:13
肾脏,每天要过滤约200升血液,相当于100瓶大瓶装矿泉水,不仅负责排出代谢废物,还调节着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甚至参与血压调节和红细胞生成。
然而,这个“劳模器官”在受损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腰痛、水肿、血尿等问题时,肾功能可能已丧失50%以上。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达10.8%,其中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
因此,做好日常防护,能有效降低肾脏损伤风险。
一、减盐:给肾脏“减负”的关键一步
高盐饮食是肾脏的“隐形杀手”。我们每天摄入的盐分中,90%需要通过肾脏排出,长期高盐饮食会让肾脏持续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肾功能逐渐衰退。同时,过量的钠会升高血压,引发肾小动脉硬化,进一步损伤肾脏滤过功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但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健康标准。
(一)减盐的具体方法
1、烹饪时“隐性减盐”:用香料(葱、姜、蒜、八角、花椒)、柠檬汁、醋等替代部分盐,既能提升风味,又能减少用盐量。例如,炖肉时加八角和桂皮,炒菜时放少许醋,都能让菜品更可口。避免使用酱油、味精、鸡精等含盐调料,每10毫升酱油约含1.5克盐,一勺鸡精的含盐量相当于1克盐。
2、识别“隐形盐”食物:加工食品是高盐的“重灾区”,一包方便面含盐约5克,一根火腿肠含盐1.5克,一小包咸菜含盐可达3克。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 “钠含量≤300毫克/100 克” 的低钠产品。
3、逐步调整口味:味觉会逐渐适应低盐饮食,从减少 1/4 盐量开始,3个月后再减少1/4,让味蕾慢慢适应清淡口味。家中备一把限盐勺(如 2 克勺),直观控制每日用盐量。
(二)减盐的肾脏获益
坚持低盐饮食3个月,肾脏的滤过负担会明显减轻,尿蛋白水平可降低10%-15%;长期坚持能使慢性肾病风险降低20%,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效果更显著,可减少因血压波动导致的肾损伤。
二、控糖:远离“甜蜜的陷阱”
过量摄入糖分不仅会导致肥胖、糖尿病,还会直接损伤肾脏。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肾脏在过滤过程中会 “超负荷” 重吸收葡萄糖,导致肾小管细胞受损,就像长期浸泡在糖水中的海绵会逐渐失去弹性。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5-10年内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这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透析患者的40%。
(一)控糖的实用策略
1、减少添加糖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约6茶匙)。少喝含糖饮料(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约54克),用白开水、淡茶、柠檬水替代;少吃甜点、蛋糕、糖果,用新鲜水果(如苹果、蓝莓)替代零食。
2、警惕“隐形糖”:沙拉酱、番茄酱、红烧酱等调料中含有大量添加糖,例如每100克番茄酱含糖约15克;加工麦片、酸奶等宣称“健康”的食品也可能添加糖,购买时注意查看配料表,避免“蔗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成分排在前三位的产品。
3、合理搭配主食:用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上升。例如,早餐吃燕麦粥而非白米粥,午餐用杂粮饭替代白米饭,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稳定血糖。
(二)控糖的肾脏保护作用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 7.8mmol/L,可使肾脏的“糖负荷”降低50%以上。研究显示,严格控糖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不控糖者降低60%。
三、戒烟:切断肾脏的“慢性毒药”
吸烟对肾脏的伤害常被忽视。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肾血管,减少肾脏血流量,导致肾脏缺氧;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降低滤过功能;长期吸烟还会升高血压、加重炎症反应,加速肾功能衰退。数据显示,吸烟者的慢性肾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 30%,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人,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一倍。
(一)科学戒烟的方法
1、制定戒烟计划:选择一个特定日期开始戒烟,提前告知家人朋友寻求支持,扔掉香烟、打火机等烟具,避免触发吸烟欲望。前两周可能出现烦躁、失眠等戒断反应,可通过深呼吸、嚼口香糖、散步等方式缓解。
2、利用辅助工具: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替代疗法能帮助减轻戒断症状,提高戒烟成功率;必要时咨询医生,使用伐尼克兰等戒烟药物,可使戒烟成功率提升2-3倍。
3、避开吸烟诱因:避免参加有吸烟的聚会,饭后立即刷牙或散步,替代吸烟习惯;当想吸烟时,喝一杯水或做10个深蹲,转移注意力。
(二)戒烟后的肾脏改善
戒烟3个月后,肾脏血流量可恢复10%-15%;戒烟1年,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改善,尿蛋白水平降低;长期戒烟能使慢性肾病进展风险降低 40%,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效果更显著。
四、其他日常护肾措施
除了减盐、控糖、戒烟,这些生活细节也能为肾脏 “加分”:
(一)适量饮水,不憋尿
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约7-8杯),能帮助肾脏稀释废物,减少结石形成。但需注意,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憋尿会导致膀胱压力升高,尿液反流损伤肾脏,增加尿路感染风险。
(二)合理用药,避免肾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可能损伤肾脏。用药前咨询医生,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不盲目服用 “补肾” 保健品,许多保健品成分不明,可能含有肾毒性物质。
(三)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肥胖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体重指数(BMI)超过28的人,慢性肾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既能控制体重,又能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建议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5次,运动后适量补水。
(四)定期检查,早发现问题
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常规能早期发现尿蛋白,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这两项检查能在肾脏出现明显症状前发现问题,为治疗争取时间。
肾脏的健康关乎全身,减盐、控糖、戒烟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是守护肾脏的“基石”。它们不需要昂贵的成本,却能显著降低肾脏损伤风险。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但损伤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从今天开始,调整饮食,改变习惯,给肾脏一份温柔的守护,才能让这个“劳模器官” 持续为健康“默默付出”。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