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不只是打呼噜,儿童成长的“隐形绊脚石”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钟准2025-08-06 16:18:50
深夜,孩子张着嘴,鼾声阵阵,甚至呼吸突然停顿几秒,让父母揪心不已;明明胃口不错,却长得比同龄人瘦小;乖巧的孩子不知何时开始,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下滑...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号,可能都指向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源头——腺样体肥大。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20%-30%的儿童受到腺样体肥大的困扰,它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常见“隐形杀手”。认识它、重视它、科学应对它,是守护孩子顺畅呼吸与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 认识咽喉“守护者”与“麻烦制造者”:什么是腺样体?
身份揭秘: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的一团淋巴组织。它与我们熟知的腭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舌根扁桃体等共同构成了咽淋巴环,是儿童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之一。
问题根源: 当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鼻窦炎)、过敏(过敏性鼻炎)、或理化刺激(如空气污染、二手烟)持续刺激腺样体时,它就会从“守护者”变为“麻烦制造者”——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这种肥大通常在6-7岁达到顶峰,正常情况下在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退化。但病理性肥大若不干预,可能持续存在,影响深远。
二、 不容忽视的警报:腺样体肥大的典型症状
腺样体肥大堵塞了鼻咽部的“交通要道”,影响空气流通和邻近器官功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鼻部症状:
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 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症状。孩子长期用口呼吸,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常张着嘴。
流粘脓涕: 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易继发鼻窦炎,导致鼻涕粘稠、色黄绿。
说话带“鼻音”: 如同捏着鼻子说话(闭塞性鼻音)。
耳部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首要病因! 肥大的腺样体压迫或堵塞咽鼓管咽口(连接鼻咽和中耳腔的管道),导致中耳腔通气引流障碍,负压形成,产生积液。孩子可能出现:
听力下降: 像隔着一层水听声音,看电视音量越调越大,对呼唤反应迟钝。长期听力损失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
耳闷、耳痛: 部分孩子会表达耳朵不舒服或有轻微疼痛。
耳鸣: 少数孩子会听到“嗡嗡”声。
睡眠障碍与呼吸问题:
打鼾: 响亮、持续的鼾声是重要信号。并非所有打鼾都正常,儿童打鼾需警惕!
睡眠呼吸暂停: 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表现为睡眠中鼾声突然停止(呼吸暂停>10秒),随后因缺氧憋醒,发出喘息声或猛吸一口气。一夜反复多次,导致:
睡眠片段化、质量差: 孩子夜间翻来覆去、多汗、尿床、睡姿怪异(如跪着睡、脖子后仰)。
白天嗜睡、精神萎靡: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易怒、多动。
长期缺氧危害: 影响大脑神经认知发育,增加心血管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罕见但严重)。
颌面部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
长期张口呼吸是罪魁祸首!气流长期不通过鼻腔,破坏了口腔、鼻腔、颌面骨骼发育的压力平衡,可能导致:
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 牙齿排列空间受限。
牙列不齐、龅牙(上切牙突出)、开唇露齿。
下颌后缩、下巴短小(“小下巴”)。
鼻翼萎缩、鼻唇沟变浅。
面容缺乏表情、眼神呆滞。 一旦骨骼发育定型(通常青春期后),这种面容改变极难逆转,需正畸甚至正颌手术矫正,代价高昂。
生长发育迟缓:
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慢性缺氧和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和正常的能量代谢。孩子可能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比同龄人显得瘦小。
其他影响:
反复呼吸道感染: 鼻塞导致鼻腔加温加湿过滤空气的功能丧失,冷空气和病原体直接刺激下呼吸道,易引发气管炎、肺炎。
“鸡胸”或“漏斗胸”: 长期呼吸费力可能导致胸廓发育畸形。
食欲不振、进食慢、消化不良: 呼吸与吞咽协调困难。
三、 科学应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药物治疗):
适用情况: 轻度肥大、症状不重(如偶有打鼾,无明显呼吸暂停)、无严重并发症(如中重度OSA、腺样体面容早期)、或年龄较小暂不适合手术、由急性感染或过敏诱发的暂时性肥大。
主要方法:
治疗鼻-鼻窦炎: 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疗程通常不少于4周,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改善鼻腔通气。急性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控制过敏: 合并过敏性鼻炎是常见诱因。使用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或鼻用激素。严重者需考虑过敏原回避和免疫治疗。
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海盐水鼻腔冲洗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改善症状。每日1-2次。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孟鲁司特钠)。对部分合并过敏性鼻炎和轻度OSA的患儿有一定改善作用。
随访观察: 保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症状改善情况、药物效果及有无并发症进展。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腺样体肥大导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长期、持续性鼻塞,经规范保守治疗无效。
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已出现或高度怀疑进展为腺样体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并发症。
四、 家长必读:预防与日常管理
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手卫生,均衡营养,适度锻炼,接种流感疫苗等,减少诱发因素。
规范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积极控制鼻部炎症,减轻对腺样体的刺激。
营造良好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有帮助(尤其对过敏儿童)。
关注孩子呼吸与睡眠: 留意孩子是否有长期张口呼吸、打鼾、睡眠不安、呼吸暂停等情况。可用手机录像记录睡眠状态供医生参考。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