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饮食调理保护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诱因。而科学的饮食调理则能像一把“保护伞”,帮助维持血管弹性、稳定血脂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一、饮食与心血管健康:隐藏的“因果链”

饮食对心血管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同食物成分会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血管、心脏和代谢系统。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长期可损伤血管内皮;高脂饮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糖饮食则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加速血管老化。

相反,富含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能为心血管提供保护。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吸收,延缓血糖上升;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血脂构成,减少血管炎症;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花青素)则能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这种 “损伤” 与 “保护” 的平衡,决定了饮食对心血管健康的最终影响。

研究数据显示,坚持健康饮食模式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可降低 30%-40%,脑卒中风险下降 20% 以上。这意味着,饮食调理并非抽象的健康口号,而是具有明确预防效果的实际手段。

二、关键营养素:心血管的“守护者”与“潜在威胁”

要通过饮食保护心血管,首先需要了解各类营养素对心血管的影响,明确哪些该“多吃”,哪些该“少吃”。

(一)脂肪:区分“好坏”是关键

脂肪并非心血管的“敌人”,关键在于区分其类型。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 Omega-3 和 Omega-6)是心血管的 “朋友”,Omega-3 脂肪酸(存在于深海鱼、亚麻籽、核桃中)能降低甘油三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Omega-6 脂肪酸(如葵花籽油、玉米油中的亚油酸)适量摄入可调节炎症反应。建议每周吃 2-3 次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每天摄入 10-15 克坚果(如核桃、杏仁),为身体补充优质不饱和脂肪酸。

而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则是需要控制的“潜在威胁”。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如猪油、黄油)、肥肉、动物内脏中,过多摄入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进斑块形成,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 10%。反式脂肪酸多存在于油炸食品、植脂末、酥皮点心等加工食品中,会同时升高 LDL-C 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尽量避免摄入,每日不超过 2 克。

(二)碳水化合物:拒绝“精制”,拥抱“天然”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类型选择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甜点)消化吸收快,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可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腹型肥胖,间接损伤心血管。建议将精制谷物替换为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藜麦、玉米),全谷物保留了麸皮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能延缓血糖上升,降低胆固醇。

添加糖是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隐形杀手”,含糖饮料、糕点、蜜饯中添加糖含量极高,过多摄入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导致血脂异常。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约 6 茶匙),最好控制在 10 克以内。

(三)钠与钾:平衡才能稳血压

钠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钠离子会破坏血管壁渗透压平衡,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约一啤酒瓶盖),但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高达 10 克以上,远超推荐值。除了烹饪用盐,酱油、咸菜、酱菜、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火腿)中也含有大量 “隐形盐”,需要特别注意。

钾元素能促进钠排出,调节血管张力,对抗高钠的升压作用。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橙子、菠菜、土豆、豆类等,每日摄入 3500-4700 毫克钾,可显著降低高血压风险。在饮食中增加高钾食物,能帮助平衡钠的危害,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

(四)膳食纤维:血管的“清道夫”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对心血管都有益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中的 β- 葡聚糖、苹果中的果胶)能与胆固醇结合,阻止其被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 LDL-C 水平;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芹菜、全麦中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堆积。建议每日摄入 25-30 克膳食纤维,相当于每天吃 500 克蔬菜、200 克水果和 100 克全谷物。

(五)抗氧化物质:血管内皮的“保护盾”

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血管内的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新鲜蔬菜和水果是这些物质的主要来源,如西兰花、青椒富含维生素 C,坚果、植物油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南瓜富含类胡萝卜素,蓝莓、紫甘蓝富含花青素。建议每天摄入蔬菜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 200-350 克,最大限度获取抗氧化物质。

三、食物选择:构建心血管友好的“饮食金字塔”

基于上述营养素原则,我们可以将食物分为“优先选择”“适量摄入”和“限制摄入”三类,构建保护心血管的饮食结构。

(一)优先选择的食物

蔬菜和水果是饮食金字塔的基座,应占每日食物摄入量的一半以上。建议选择深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西红柿)、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甘蓝)和低糖水果(如苹果、梨、草莓),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且热量较低。

全谷物和杂豆应作为主食的主要来源,如燕麦、糙米、小米、红豆、绿豆等,可替代部分白米白面,建议占主食量的 1/3-1/2。燕麦中的 β- 葡聚糖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是心血管的理想主食。

优质蛋白质对心血管健康同样重要,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禽肉(去皮鸡肉、鸭肉)、豆制品(豆腐、豆浆、鹰嘴豆)是首选。鱼类每周吃 2-3 次,每次 150-200 克;豆制品每日摄入 50-100 克,可替代部分红肉。

健康油脂和坚果应适量补充,橄榄油、茶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作为主要烹饪用油;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每日吃一小把(约 10-15 克),但需避免盐焗、糖渍品种。

(二)适量摄入的食物

红肉(猪、牛、羊肉)并非完全不能吃,但需控制量,每日不超过 70 克,且选择瘦肉部分,避免肥肉和内脏。每周吃 1-2 次动物瘦肉,可补充铁和蛋白质,但过量会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

乳制品宜选择低脂或脱脂品种,如低脂牛奶、无糖酸奶,每日摄入 300 克左右,既能补充钙和蛋白质,又不会摄入过多饱和脂肪。

(三)限制摄入的食物

高盐食物是首先需要限制的,包括咸菜、腌肉、酱类、方便面等,烹饪时可用香料(如葱、姜、蒜、辣椒、柠檬汁)替代部分食盐,减少盐的用量。

高糖食物如甜饮料、蛋糕、糖果等应尽量少吃,用新鲜水果替代甜点,用白开水、淡茶水替代含糖饮料。

油炸食品和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和盐,应列为 “偶尔食用” 的食物,每月不超过 1-2 次。

保护心血管健康,不需要追求“完美”的饮食,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饮食调理是一场持久战,坚持下去,你的血管会用健康回报你。

责任编辑: 梁楠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