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激活夏日经济“强引擎”
南海网2025-08-04 15:54:06
8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光明网)
假日经济通过节点共振与主题创新,构建起全域消费增长极。今年上半年,旅游市场供需两端发力,各地打造消费新场景,展现文旅消费市场活力。而“北上冰雪、南下避寒”的冬季旅游空间新格局的形成,实则是对气候资源的精准开发——东北冰雪旅游带与海南热带旅游圈形成南北呼应,使季节性资源转化为全时消费动能。而春季32条乡村旅游线路的推出,更将单一赏花观光升级为“体验+消费+传播”的复合型产业,武汉樱花季的光影秀、菏泽牡丹节的文创产品,让花期经济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要进一步优化假日资源配置,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更多跨季节、跨区域的联动产品,让假日经济的“脉冲式增长”逐步转向“常态化繁荣”。
除此之外,入境旅游的超预期增长,也是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吸引力的生动实践。当外国游客在上海豫园选购非遗手作,在海南免税店采购精品时,政策便利已转化为文化认同与消费信任,这种信任所形成的口碑效应,将持续放大中国旅游的国际吸引力。为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服务举措,让政策红利更好地转化为游客的获得感,才能推动入境旅游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
“旅游+百业”的融合创新,是消费市场的内生动力。但这种融合绝非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通过场景再造实现价值重构。潮汕英歌舞与景区演出结合,让民俗文化从节庆表演变为日常体验;电影《长安十二时辰》带动的朱雀廊实景打卡,使银幕光影转化为实地消费;“苏超”赛事催生的“足球+文旅”礼包,让体育激情延伸为城市漫游……实践充分证明,当旅游与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深度耦合,就能创造出“1+1>2”的乘数效应。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推动“旅游+”向更细分的领域延伸,比如开发“非遗+旅游”“科技+旅游”等创新形态,才能让融合经济释放更大潜能,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创新不断涌现,旅游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更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可以预见,随着这种良性循环的持续深化,中国旅游市场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黄宗跃)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