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激活夏日经济“强引擎”

南海网2025-08-04 15:54:06

8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光明网)

假日经济通过节点共振与主题创新,构建起全域消费增长极。今年上半年,旅游市场供需两端发力,各地打造消费新场景,展现文旅消费市场活力。而“北上冰雪、南下避寒”的冬季旅游空间新格局的形成,实则是对气候资源的精准开发——东北冰雪旅游带与海南热带旅游圈形成南北呼应,使季节性资源转化为全时消费动能。而春季32条乡村旅游线路的推出,更将单一赏花观光升级为“体验+消费+传播”的复合型产业,武汉樱花季的光影秀、菏泽牡丹节的文创产品,让花期经济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要进一步优化假日资源配置,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更多跨季节、跨区域的联动产品,让假日经济的“脉冲式增长”逐步转向“常态化繁荣”。

除此之外,入境旅游的超预期增长,也是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吸引力的生动实践。当外国游客在上海豫园选购非遗手作,在海南免税店采购精品时,政策便利已转化为文化认同与消费信任,这种信任所形成的口碑效应,将持续放大中国旅游的国际吸引力。为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服务举措,让政策红利更好地转化为游客的获得感,才能推动入境旅游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

“旅游+百业”的融合创新,是消费市场的内生动力。但这种融合绝非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通过场景再造实现价值重构。潮汕英歌舞与景区演出结合,让民俗文化从节庆表演变为日常体验;电影《长安十二时辰》带动的朱雀廊实景打卡,使银幕光影转化为实地消费;“苏超”赛事催生的“足球+文旅”礼包,让体育激情延伸为城市漫游……实践充分证明,当旅游与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深度耦合,就能创造出“1+1>2”的乘数效应。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推动“旅游+”向更细分的领域延伸,比如开发“非遗+旅游”“科技+旅游”等创新形态,才能让融合经济释放更大潜能,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创新不断涌现,旅游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更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可以预见,随着这种良性循环的持续深化,中国旅游市场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黄宗跃)

作者: 黄宗跃
责任编辑: 杨彦婷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