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望自贸港 | 这份“减负账本”让企业发展劲头更足

海南日报2025-08-04 10:48:30

《海南日报》2025年08月04日A02版

《南国都市报》2025年08月04日04版

编者按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在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时期,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旗下全媒体资源,联动主要传播平台,策划推出《“首”望自贸港》系列报道,透过一个个“首单”看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见效,看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为全岛封关运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生效四年多来,免征税款近十二亿元——

这份“减负账本”让企业发展劲头更足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零点的钟声刚过,海南航空美兰基地报关室仍灯火通明,一批特殊的航空货运商品已到机场口岸,旋即进入申报通关入境流程。

零点26分,进口通关手续办妥,击掌欢呼声不绝于耳——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第一单落地。这单货物包括3台气象雷达收发机,货值381.3万元,减免税款53万元。

“用时26分钟,政策首单完成,享惠速度远超企业预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海南航空采购部通关保障中心经理周晨笛如今仍倍感振奋。2020年12月1日零点起,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正式实施,26分钟后,企业顺利实现首单进口,刷新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速度。

该政策落地四年多以来,企业的“减负账本”越来越厚:截至今年6月,海口海关已监管进口1063批次“零关税”原辅料,免征企业税款11.86亿元。

图片由AI生成

26分钟!

刷新自贸港速度

气象雷达收发机长啥样?带着好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海南航空美兰基地航材库,这个上万平方米的“航材超市”是一栋三层的建筑,毗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不时能看到大飞机划过“头顶”。深入建筑内部,一排排货架错落有致,数以万计的航空零部件琳琅满目。

“这是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首单同款产品,它可是飞机翱翔必备的亲密‘伙伴’!”海南航空采购部中南采购分部副经理刘一波走到一处货架前,上面正是新近入库的气象雷达收发机,不到1米长的黑色长方形柜体,外形和台式电脑带的主机颇为相似。

刘一波边演示边介绍说,气象雷达的收发机通常由发射机、定向天线、接收机、显示器等核心部件组成。作为气象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该设备通过发射、接收及处理信号,实时探测飞行路径上的降水、风暴、湍流等气象信息,为飞行员提供精准的航路决策支持。

那首单进口的设备用哪了?上飞机。

“第一批进口的3台气象雷达收发机,已安装在海南航空B-1098等飞机上,目前稳定运行,正全力保障飞机安全飞行。”作为航材采购通关负责人,周晨笛对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进口产品使用全周期情况如数家珍。

用得快,源于进得快。周晨笛介绍,2020年12月1日零点26分,企业顺利完成首单货物的申报通关,距离政策生效实施仅过去26分钟,刷新海南自贸港速度。

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53万元的成本,更确保企业可以第一时间使用,保障飞机运行需要。周晨笛记得,从机场口岸马上运回航材库后,气象雷达收发机很快陆续装在海南航空的3架飞机上。

3.6亿元!

丰盈企业获得感

“26分钟完成首单”,政策高效落地,如何刷新海南自贸港新速度?

动能,源自算好一笔账——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发布后,干了10多年外贸的周晨笛第一时间意识到政策的“含金量”。该政策实施正面清单管理,气象雷达收发机等航空公司需要的产品都在享惠清单目录中。

她以首单进口的气象雷达收发机为例,这正是航空公司常用急需的航材,和政策发布前相比,享受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该货物免征了进口关税3.05万元、增值税49.97万元,合计约53万元,这一单产品就为企业节约了近14%的成本。

动能,源自关企密切协作——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2020年11月11日对外公布,明确当年12月1日起执行。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陈敏华还记得,政策一经公布,来电咨询的企业络绎不绝,企业享惠需要哪些资质、新政策申报要素有何不同、申报流程有哪些变化……对新政策执行细节,企业有需求,海关迅速响应,密切协作,同向发力。

一方面,陈敏华和同事感受到企业申请政策应用的如火热情;另一方面,也发现仅靠关员的线上解读,对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及时成立政策宣讲团队,走进园区,走进企业,政企面对面,一对一“辅导”,根据企业业务特点,量身定制政策解读方案,并为企业提供政策应用全流程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00米”。

尝到首单“甜头”后,海南航空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进口15批次17项货物,包括787飞机发动机、飞机发动机安装器材包、空气循环机、飞行管理引导和包线计算机等,货值达3.6亿元,免征税款约5307万元。

超86亿元!

加力扩围放大政策红利

“首单货物从美国进口,无缝衔接、一次顺利通关,效率超预期!”周晨笛至今清晰记得,为帮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提前一个月组织企业开展系统测试,模拟十余票舱单数据录入、申报、审核、放行全流程,并且在2020年12月1日零点系统正式生效时派员驻场指导,让企业首单进口产品的申报、放行一次性成功。

问需于企,派员指导,为企业享惠提速。对于海南企业来说,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之一的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含金量”高,但毕竟属于新政策,企业适配政策“摸着石头过河”,亟需精准的政策应用服务。

“企业‘点单’,服务上门。”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说,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让企业站“C位”,海口海关做好全省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政策。同时,积极向海关总署、海南省政府反馈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情况、企业诉求等,配合财政部门开展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协同优化政策适用条件、商品范围。

加力扩围实施,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4年多来经历两次重大升级:2021年12月,调整后的政策新增187项商品,达到356项商品,实现翻倍扩容;2025年2月,政策再次调整,商品清单扩容至653项。

冯云云介绍,最新调整的政策还放宽了部分政策限制条件,对符合享受政策条件主体间因依法破产等原因转让“零关税”原辅料,以及用于维修“零关税”游艇和自用生产设备所消耗的原辅料,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进一步放大政策红利。

截至今年6月,海口海关已监管进口1063批次“零关税”原辅料,企业进口总货值86.89亿元,免征税款11.86亿元,享惠产品主要类型为木片、航材、石油原油、医用器械等。

近5年过去,“零关税”设备早已融入海南航空飞机全球飞行的每一天。“好政策,就得年年用。”周晨笛说,今年下半年,企业还将根据业务需要,计划加大“零关税”原辅料进口力度,以更大政策红利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刷新企业发展的自贸港速度。(海南日报海口8月3日讯)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陈敏华(右一)和同事深入辖区企业开展现场监管作业。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摄

政策一分钟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

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进口用于生产自用、以“两头在外”模式进行生产加工活动或以“两头在外”模式进行服务贸易过程中所消耗的原辅料,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零关税”原辅料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清单内容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海南实际需要和监管条件进行动态调整。

适用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用于维修(含相关零部件维修)的零部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一)用于维修从境外进入境内并复运出境的航空器、船舶(含相关零部件);(二)用于维修以海南为主营运基地的航空企业所运营的航空器(含相关零部件);(三)用于维修在海南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船运公司所运营的以海南省内港口为船籍港的船舶(含相关零部件);(四)用于维修按照《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0〕54号)、《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7号)、《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2〕4号)进口的“零关税”游艇、自用生产设备(含相关零部件)。

(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记者“首”记

服务“靠前一步”发展“更快一步”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落地见效既是度量衡,也是试金石。

从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过程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深切感受到“前置”思维的重要性。政策发布后,相关部门不是在办公室坐等企业上门,而是吃透政策后,上门进企业,为企业靠前服务,确保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

保障政策落地,需要政企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要争当享惠排头兵,把政策红利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才能切切实实带来发展增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问需于企,既着眼现在,送政策上门,面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精准破解政策落地堵点痛点,也要放眼长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政策,动态调整、扩大享惠面,带给更多企业更大发展红利。

此外,服务可以再“靠前一步”。相关部门要切实发挥政策组合拳优势,以企业为中心,密切互动,将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及时推送,收集企业落地的实际诉求加以完善,让企业感受到政策叠加带来的利好,增强对海南自贸港政策的获得感、幸福感。(曹马志)

实践者说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陈敏华:

“小切口”赋能企业澎湃发展新动能

我是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陈敏华,能够亲身见证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从蓝图变为现实,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珍贵经历之一。看着一项项政策文本实实在在转化为企业账本上节省的真金白银,企业应享尽享的政策红利源源不断地在释放,那份成就感是难以完全表达的。

五年前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2020年12月1日凌晨,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报关大厅灯火通明,海口海关关税处深入现场指导,各环节同事通力保障,气氛紧张又充满期待。当同事的一声“系统审核通过!”响起,我和在场的几位同事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通关系统屏幕上显示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气象雷达收发机顺利完成通关放行,这是海南自贸港首票通关放行的原辅料“零关税”货物,免缴税款53.02万元,这一单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张“零关税”清单正式落地实施。

政策落地,关键在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政策红利要从“纸面”落到“地面”,基层一线就是那铺路石。为了让“零关税”政策跑出自贸港速度,更能传递“海关温度”,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组合拳”:我们提供“量体裁衣”式政策指导,主动走出去,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答疑解惑,及时收集反馈企业对政策优化的意见建议。针对企业进口商品特点、业务模式,提供通关业务办理、归类指导、政策适用指导等服务。我们提供货物放行高效通道,设立“零关税”货物专用服务窗口,确保合规申报“零关税”货物申报即审、快速通关。

真金白银的减负,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能。以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自“首票”零关税原辅料通关放行以来,其利用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进口的航空器零部件已覆盖波音737飞机发动机、起落架控制组件、飞行管理引导和包线计算机等,累计货值达3.65亿元,共计减免税款约5307万元。这些资金节省下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令人欣喜的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效应不仅惠及了航空产业,也像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海南自贸港的多元业态,不断拓展延伸至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领域,为不同领域的企业降本增效持续输送强劲东风,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自贸港吸引力的金字招牌。

站在美兰空港口岸的小小服务窗口,我深知肩上的责任,窗口虽小,承载的是服务自贸港的大梦想。我将继续扎根基层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持续关注政策实施效能,着力在政策制度理解的精准度、通关流程的便捷性、运行保障的顺畅度等方面下功夫,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享惠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好政策从“纸上”真正落到“账上”,让更多企业在自贸港建设的大潮里,感受便利、共享机遇。

(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首单扩容

截至今年6月

首单享惠企业海南航空累计

进口15批次17项货物

货值3.65亿元

免征税款约5307万元

政策升级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2020年12月1日起执行

历经两次重大调整升级

“零关税”原辅料享惠清单从169项商品

大幅扩容至653项

这个数量是政策发布时的3.8倍

全省情况

截至今年6月

海口海关已监管进口1063批次原辅料

货值86.89亿元,免征税款11.86亿元

享惠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口、儋州

享惠产品主要类型为木片、航材、石油原油、医用器械等

(数据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总监制:尚林

总策划:牛晓民

策划:陈忆多 周 元

统筹:罗霞 纪燕玲 林莹

执行统筹:胡诚勇 周圣涛

记者:曹马志

摄像:黄东光

编辑:雷亚平

包装:陈明福

责任编辑: 吉训侦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