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国家级专业救援队在琼联合演练 提升“炼化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8-03 19:01:12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8月3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通讯员 范善杰、曲植 文/图)2025年7月27日至29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海南炼化队、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在海南儋州联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在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举行,以炼化厂有害气体泄漏爆炸事故为模拟场景,聚焦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队伍协同救援。
图为演练现场
本次演练由应急总医院主办,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承办,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部演练处全程指导。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高炳玉带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参与,这也是三支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的国家级救援队伍首次协同开展“全要素实战化”演练,为热带地区化工事故应急处置积累了实战经验。
图为演练现场
演练严格遵循“极端性、专业性、实战性”原则,现场按功能划分为热区(事故现场)、温区(事故现场外安全区域)、冷区(洗消线以外区域)。热区内,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海南炼化队运用自动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装备快速控制毒源扩散;温区中,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完成伤员初级洗消及紧急处置,并通过“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实时捕捉伤员状态;冷区则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开展精准救治,借助远程会诊系统与温区联动,构建“发现-处置-后送”闭环链条,其首创的“闭环转运链”确保伤员全程化学污染零扩散。
图为演练现场
演练创新采用“三区四链”模式,即“污染控制链(热区)→洗消链(温区)→救治链(冷区)→信息链(指挥端)”,实现伤员从发现到后送的全程追踪。同时,针对海南高温高湿环境特点,投入多项适配性高科技设备,为热带地区化工事故处置提供关键参数,填补了国家级队伍在该类场景下的实战经验空白,更体现“政-企-学”协同的应急能力建设新模式。
此次演练有效验证了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效能,形成的高湿热环境分区处置方案、国家级不同专项救援队伍联合救援规程,对南海区域能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目前,演练成果已纳入国家级救援队伍培训大纲,将为炼化行业乃至全国危化品应急救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救援方案”。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