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与家庭照护要点
海口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护师 陈娟娟2025-08-03 12:35:11
当家中老人反复忘记刚刚说过的话、找不到常用的物品,甚至认不出熟悉的亲人时,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人老了记性差”的正常现象。然而,这些看似轻微的变化,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出的早期警报。
作为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我国目前患者人数超过 1500 万。
尽早识别早期信号、掌握科学的家庭照护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一、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易被忽视的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通常长达 10-15 年,早期症状隐匿且进展缓慢,容易与正常衰老混淆。医学研究表明,在症状出现后的 1-3 年内进行干预,能最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以下是需要警惕的早期信号:
(一)记忆衰退:并非普通“健忘”
近事遗忘突出:患者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比如刚吃过的饭说 “没吃”,刚放下的钥匙转身就找,但对几十年前的往事却记得清晰。
重复行为频发:因记不住已经说过的话,会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如 “你去哪了?”);因忘记已经做过的事,会重复做同一件事(如反复叠被子、反复开关门)。
依赖提醒才能完成日常:以前能独立买菜、做饭,现在必须有人提醒步骤才不会出错;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甚至需要家人写纸条贴在门上才能安心。
(二)认知能力下降:生活能力“隐形退化”
语言表达障碍: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会用 “那个东西”“反正就是那个” 来代替;与人交流时跟不上话题,容易答非所问。
时间与空间定向障碍:白天黑夜颠倒,不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在熟悉的小区里迷路,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家门;看不懂钟表,分不清 “几点几分”。
判断力减退:天气热时穿厚衣服,天冷时穿单衣;买东西时算不清钱,容易被忽悠;把垃圾当宝贝捡回家,或将贵重物品扔掉。
(三)情绪与行为改变:性格的“悄然反转”
情绪波动大:前一秒还很平静,下一秒突然发脾气;毫无缘由地感到焦虑、恐惧,甚至哭泣;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如打牌、跳舞)突然失去兴趣,变得沉默寡言。
行为异常:可能出现夜间游走(半夜起床在屋里乱走)、藏东西(把袜子藏在冰箱里)、怀疑他人(总觉得家人偷自己的钱)等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说 “看到屋里有陌生人”。
社交退缩:不愿参加聚会,拒绝见老朋友,甚至不愿出门,害怕因 “出错”被嘲笑。
二、安全保障与尊严维护:家庭照护的核心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是一场“持久战”,科学的照护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降低照护者的压力。家庭照护需围绕“安全、舒适、自主”三大原则展开。
(一)打造安全友好的居家环境
消除物理隐患:
地面保持干燥,铺防滑垫;在卫生间安装扶手、放置洗澡凳,防止跌倒。
电源插座安装保护盖,热水壶、电热毯等电器放在患者够不到的地方,避免烫伤。
移除家中尖锐家具(如玻璃茶几),或加装防撞条;将刀具、药品等危险品锁在柜子里。
提供清晰的环境提示:
在房门上贴患者熟悉的照片(如卧室贴家人合影),帮助其识别房间功能。
墙上挂大字体时钟和日历,标注 “今天是星期几”“是否需要吃药”。
厨房、卫生间等关键位置贴简单的步骤图(如 “先开水龙头,再挤牙膏”)。
(二)日常照护的实用技巧
饮食照护:
准备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如肉末粥、蒸蛋),避免带刺、带骨的食物,防止呛咳。
固定用餐时间和座位,用色彩鲜艳的餐具(如红色碗)增加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不愿吃饭,可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强迫。
控制饮水量,睡前 1 小时少喝水,减少夜间起夜;若患者尿失禁,可使用成人纸尿裤,但需定时更换,保持皮肤清洁。
穿衣与个人卫生:
选择宽松、有弹性的衣物,用按扣、魔术贴代替纽扣和拉链,方便穿脱。
洗澡时用 38℃左右的温水,每次不超过 15 分钟;若患者抗拒洗澡,可分步骤进行(如今天洗上身,明天洗下身),或用湿毛巾擦身代替。
每天帮助患者刷牙,若无法配合,可用指套牙刷清洁口腔;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伤自己。
睡眠管理:
白天多陪患者晒太阳、做简单活动(如散步),减少午睡时间,避免昼夜颠倒。
睡前营造安静环境,可播放轻柔的音乐;如果患者夜间游走,不要强行制止,可轻声引导其回到床上,或在床边放折叠床陪伴。
(三)认知功能的维护与沟通技巧
认知训练:
用老照片、旧物件帮助患者回忆往事(如 “这是你年轻时带孩子去公园的照片”),激活记忆。
做简单的益智游戏,如拼图、搭积木、认水果卡片,每次 10-15 分钟,避免患者疲劳。
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叠毛巾、摆碗筷),增强其自信心。
有效沟通:
说话时保持耐心,用简单、清晰的短句(如 “我们现在去吃饭”,而非 “你看现在到饭点了,我们一起去厨房吃点东西吧”)。
交流时看着患者的眼睛,语速放慢;如果患者没听懂,可重复说 1-2 次,或用手势辅助(如做吃饭的动作)。
当患者说错话、做错事时,不要指责(如不说 “你怎么又忘了”),而是温和引导(如 “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
三、何时需要紧急就医?警惕病情加重信号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联系医生:
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高热、抽搐,或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可能提示脑卒中)。
出现明显的攻击行为(如打人、咬人),或自伤倾向(如用头撞墙)。
吞咽困难加重,频繁呛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引发肺炎)。
原有照护措施失效,患者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照护者无法应对。
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一场“漫长的告别”,患者会逐渐忘记世界,忘记亲人,甚至忘记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照护的意义不仅是维持患者的生命,更是守护他们的尊严与安全感。
早期识别信号能为干预争取时间,科学的照护能提高生活质量,而照护者的自我关怀同样重要。当我们用耐心代替焦虑,用技巧代替无奈,就能让这段艰难的旅程多一份温暖与从容。
一位资深照护者说:“他们或许忘了很多事,但从未忘记被爱 —— 这就足够了。”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