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首店经济”持续升温,激发消费新活力
南海网2025-07-31 16:00:06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人民日报)
现如今,在北京三里屯,“种草”国际小众品牌;在上海新天地,打卡运动品牌的体测服务;在重庆观音桥,领略山城晚风里的青春活力……这些首店不再是简单的商品陈列场,而是集展览、社交、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第三空间”。
从舌尖美食到圈粉潮玩,从运动装备到时尚新品,持续上新的首店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更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拉动消费、重塑城市商业生态的“金钥匙”。
有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上海新增首店173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23.1%。这些高能级首店带来的不仅是客流量,更是商业价值的质变。而首店经济也从“流量密码”进化为“城市更新引擎”,推动着传统商业体向“体验经济”转型。
首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体系的精准浇灌。如,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为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进口消费品优化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在《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办好全球首发节,举办高能级首秀、首演、首展活动;重庆则通过《首店首发经济支持政策申报指南》,构建从品牌筛选到长效运营的完整生态链。
这些政策创新背后,是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从“管理型”到“服务型”,从“审批者”到“孵化器”,政策的创新红利也让首店经济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
当然,首店经济的魅力更在于其创造的“双向价值”。对品牌而言,首店是测试市场反应的“试验田”,为后续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对城市来说,首店是消费升级的“催化剂”。这种共生关系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明显。如,在重庆观音桥商圈的地下商业体,24小时运营着赛博朋克主题街区,18至28岁顾客占比达86%。这里的小众女装首店以高性价比吸引跨区域消费者。首店经济正在重构“人货场”关系——不是品牌选择城市,而是城市与品牌共同创造消费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当首店经济进入深水区,同质化竞争的隐忧开始浮现。部分城市首店类型集中在美妆、餐饮领域,场景创新停留在“换LOGO不换内容”的表面功夫。因此,构建“首店+生态”的可持续模式尤为重要。可以说,店不是终点,而是消费升级的起点,仍需我们不断探索,通过场景创新、文化融合、科技赋能,培育出扎根城市的消费生态。
未来,当政策、品牌、城市不断形成合力,首店经济必将持续升温,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曾向梅)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