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修复工程”

52岁的张先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接受了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他总担心心脏“不堪重负”,整日卧床休养,稍一活动就心慌气短。在医生建议下,他加入心脏康复计划,经过3个月科学训练,不仅能轻松爬三楼,还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并非个例,心脏康复治疗正像一场“生命修复工程”,为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脏注入新活力,帮助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一、支架术后的心脏的“系统修复”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迅速坏死,就像农田断水导致禾苗枯萎。支架植入术通过撑开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灌注,相当于“紧急输水”,但已经坏死的心肌细胞无法复活,幸存的心肌也处于“虚弱状态”,整个心脏的收缩功能、泵血效率都会下降。

术后初期,患者常出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问题,这是因为心肌细胞虽未完全坏死,但因缺血导致功能受损,心脏无法像从前一样高效工作。更重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并未消除,其他血管仍可能出现狭窄,若不加以干预,再次梗死的风险高达15%-20%。

心脏康复治疗并非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一套包含医学评估、运动训练、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药物管理的综合方案。它能通过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相当于为心肌开辟 “备用血管通道”),让受损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就像为干旱的农田修建灌溉网络,让幸存的禾苗重新焕发生机。

二、心脏康复全方位激活心脏潜能

心脏康复治疗需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分阶段实施,其核心包括运动训练、饮食调整、心理疏导和药物管理四大支柱,共同为心脏修复提供支持。

(一)科学运动:让心肌“动起来”的康复密码

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核心,能显著提高心肌对氧气的利用率,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术后早期(通常术后1-2 周)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如床上翻身、床边坐立、缓慢散步,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以不引起胸闷、气短为宜。此阶段的运动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就像给“沉睡”的心肌轻轻 “唤醒信号”。

(二)饮食调整:为心肌修复“补充原料”

合理的饮食能为心肌修复提供必需的营养,同时控制危险因素。支架术后患者应遵循 “低盐、低脂、高纤维” 原则: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如香肠、火腿);减少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健康脂肪;增加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豆制品)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保护心肌细胞。

(三)心理疏导:给心脏“减压”的情绪管理

急性心梗和支架手术常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康复进程。研究显示,术后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再次住院的风险是普通患者的2倍。

心理疏导可从三方面入手:家人应多陪伴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避免“过度保护”(如不让患者做任何家务),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读书、参与病友互助小组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若焦虑抑郁情绪严重,需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心理状态稳定的患者,其心脏康复的依从性和效果会显著提高,就像为心脏卸下“无形的枷锁”。

(四)药物管理:为心脏康复“保驾护航”

心脏康复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这些药物就像心脏的“防护盾”,为康复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患者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需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三、心脏康复“注意事项”:安全是第一准则

心脏康复虽益处多多,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运动或管理引发风险。

康复开始前,患者需完成全面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肺运动试验等,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患者,康复计划需更谨慎,运动强度和时间需严格控制。

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持续15分钟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在极端天气(如高温、严寒、大风)下户外运动,运动环境以空气流通、地势平坦为宜。

此外,康复治疗需长期坚持,研究表明,坚持康复治疗2年以上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效果能持续维持,而中途放弃的患者,复发风险会明显升高。就像农田需要持续灌溉,心脏康复也需要“久久为功”,才能让受损的心肌始终保持活力。

给心脏一次“重生”的机会。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并非治疗的终点,而是心脏康复的起点。心脏康复治疗就像一场 “心脏修复工程”,通过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心理调节和规范用药,让受损的心脏逐步恢复功能,让患者重新拥抱正常生活。

责任编辑: 梁楠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