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家长最常遇到的健康问题,从普通感冒到支气管炎、肺炎,几乎每个孩子每年都会经历2-6次。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更容易反复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高热、喘息甚至住院治疗。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方法和正确应对策略,能帮助家长减少孩子患病次数,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过度治疗。

一、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两者在症状和处理上有明显区别:

(一)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小病”

1、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低热(37.5℃-38℃),一般3-5天缓解,整个病程约7-10天。

2、扁桃体炎:细菌(如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导致,可见扁桃体红肿,严重时有白色分泌物,孩子可能因咽痛拒绝进食,常伴有高热(38.5℃以上)。

(二)下呼吸道感染,需要警惕的“重病”

1、支气管炎:多由感冒进展而来,病毒或细菌感染支气管黏膜,表现为咳嗽加重(尤其夜间)、痰多,可能伴有喘息(呼吸时发出 “喉鸣”声)。

2、肺炎:感染蔓延至肺部,是儿童最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39℃以上)、剧烈咳嗽、呼吸急促(<1岁>50次/分,1-5岁>40次/分)、精神萎靡,必须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6个月-3岁婴幼儿因气道狭窄、免疫功能弱,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家长需格外关注。

二、如何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核心是“阻断传播途径、增强免疫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勤洗手:这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孩子玩耍后、饭前便后、接触分泌物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家长接触孩子前也应洗手,避免将病毒传给孩子。

二是避免接触感染者:流感季节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如商场、游乐场);家人感冒时需戴口罩,避免亲吻孩子或共用餐具。

三是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

四是远离刺激因素:避免孩子接触香烟烟雾(二手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油烟、粉尘,雾霾天外出需戴儿童专用口罩。

增强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

五是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能为婴儿提供抗体,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无法母乳喂养的宝宝需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保证营养均衡。

六是合理添加辅食: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辅食(如猕猴桃、西兰花)、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南瓜子),提升黏膜抵抗力;避免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良。

七是保证睡眠与运动:3-6岁儿童每天需睡10-12小时,充足睡眠能增强免疫力;天气好时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如跑跳、骑行),每天1-2小时,促进血液循环和肺部发育。

三、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家长需冷静判断,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

(一)发热处理,不要盲目“退热”

1、测量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安全便捷),腋下温度≥37.5℃为发热,38.5℃以下为低热,38.5℃以上为中高热。

2、低热护理:多喝温水,减少衣物(不要 “捂汗”,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部位帮助散热;保持室内温度 24℃-26℃,湿度50%-60%。

3、高热用药:体温≥38.5℃或孩子因发热不适时,可服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间隔4-6小时)或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间隔6-8小时),避免交替用药或超剂量使用。

4、警惕危险信号:发热伴随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3个月婴儿体温≥38℃;持续高热>3天;发热时抽搐、精神差、呼吸困难;出现皮疹或脱水(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

(二)咳嗽咳痰,别急于“止咳”

1、普通咳嗽:咳嗽是身体排出痰液的保护性反应,轻微咳嗽无需止咳。可通过抬高床头(30°角)、吸入温湿空气(用加湿器,每天换水清洁)缓解咽喉刺激。

2、痰多处理:痰多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帮助痰液稀释排出;避免使用成人止咳药(如含可待因成分的药物),可能抑制呼吸。

3、喘息应对:孩子呼吸时出现 “喉鸣”“哨笛音”,可能是喘息性支气管炎,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缓解气道痉挛。

(三)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

1、病毒感染为主:9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无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阿莫西林),滥用会导致耐药性,还可能引起腹泻、过敏等副作用。

2、细菌感染指征: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为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高热持续>3天、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肺炎确诊后。

3、遵医嘱停药:抗生素需按疗程服用(一般5-7天),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否则可能导致感染复发。

四、需要立即就医的“危险信号”

儿童呼吸道感染看似常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及时送医,避免延误重症:

一是呼吸困难:呼吸急促(<1岁>50次/分,1-5 岁>40次/分)、鼻翼扇动、肋骨间凹陷(吸气时胸部皮肤凹陷)、口唇发绀(青紫),可能是肺炎或喉炎(喉炎进展快,可能导致窒息)。

二是精神状态差:持续烦躁不安、嗜睡、拒绝进食进水,提示感染严重或脱水。

三是特殊人群感染:<3个月婴儿出现任何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8℃、咳嗽、吃奶差);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早产儿等基础疾病的孩子,感染后容易加重。

四是症状持续或加重:发热超过3天不退、咳嗽影响睡眠和进食、喘息加重,可能是病情进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健康考验”,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但需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通过做好日常防护、增强孩子免疫力,能显著减少感染次数;出现症状时,学会判断轻重、合理护理、及时就医,才能让孩子安全度过感染期。

记住,孩子的免疫系统正是在与普通感染的“对抗”中逐渐成熟的,只要处理得当,每一次感染都不是坏事,而是免疫力提升的机会。家长的冷静和科学应对,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 梁楠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