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伤肝更伤胰,戒酒保健康
健康科普2025-07-29 17:57:25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饭桌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似乎成了标配。有人喝出豪爽,有人喝出气氛,还有人喝出了……胰腺炎、肝硬化、甚至癌症。你不知道的是,一杯杯下肚的酒精,正在悄悄地损害我们的身体。
一、小酌怡情?别被骗了,酒精从不温柔
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白酒、啤酒、红酒,其核心成分都是一种名为乙醇的物质——酒精,它无色、气味浓烈、易挥发。适量饮用会让人感到放松、愉悦,但这种短暂的快乐掩盖了长期危害。
二、酒精如何双杀肝胰?
1.肝脏,酒精的第一战场
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承担了酒精代谢的主要任务。90%的酒精通过肝脏来分解,然而,肝脏并不是一个可以无限工作的机器。过量且长期饮酒会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逐步诱发多种病变,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2.胰腺,被忽视的受害者
与肝脏相比,胰腺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实际上,胰腺不仅参与食物消化,还负责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酒精摄入会刺激胰腺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内压力上升,诱发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疼痛剧烈,治疗不及时甚至致命,而慢性胰腺炎则会导致糖尿病等并发症。
三、为什么酒精伤肝又伤胰?真相来了!
1.肝脏,伤从何来?
进入人体的酒精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先转化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然而,过量饮酒会严重干扰脂肪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异常堆积,形成脂肪肝。除了脂肪代谢紊乱,酒精在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破坏肝细胞结构,还会引发炎症反应,造成肝脏组织的慢性损伤。
2.胰腺,默默受伤
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使胰管内压力升高,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胰管堵塞,诱发慢性胰腺炎。更严重的是,酒精还会影响胰腺中消化酶的正常释放,使得这些本应在肠道中发挥作用的酶类提前在胰腺内部激活,导致胰腺“自我消化”,从而引发剧烈炎症。同时,胰腺功能受损也会直接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当胰腺功能下降时,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调节能力也会随之减弱,从而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四、戒酒,是最好的解酒药
(一)学会拒绝
我们常说“酒桌上看人品”,但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在酒桌上“守住自己”。
面对劝酒,怎么“有礼有节”地说不?
“我在吃药,医生说不能碰酒。”
“今天我开车呢,不敢喝。”
“我对酒精过敏,一喝脸就肿。”
“最近身体不太好,怕加重病情。”
“我现在戒酒了,家里人不让喝。”
(二)生活方式
1.日常作息要规律
熬夜和饮酒,往往是死循环:越熬夜越焦虑,越焦虑越想喝,越喝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疲惫。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是戒酒的第一步。为了改善睡眠,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同时避免白天午睡时间过长。
2.适度运动是良方
运动不仅能健身,更是调节情绪、戒除成瘾的手段。运动后身体释放的内啡肽,能带来令人愉悦的轻松感,效果类似于饮酒后的“微醺”状态,却完全避免了酒精带来的副作用。戒酒时不需要跑马拉松,也不必去健身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愿意坚持的方式。比如:早晨快走、下班打打球、睡前拉伸。
3.发展新爱好,转移注意力
许多喝酒的人,其实只是没找到更有趣的事来做。闲下来,不是喝两杯,就是刷短视频、发呆、焦虑,而酒精刚好是个动手就来的选择。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能替代原来“喝酒的时间段”,并能带来满足感、归属感,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三)饮食调理
1.优先摄入高质量蛋白
蛋白质是修复细胞和维持代谢功能的重要原料。戒酒期间,适当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十分有益,如鸡蛋、牛奶、豆制品(豆腐、豆浆)、瘦肉和鱼类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2.少油少盐,控脂肪摄入
戒酒时应尽量避免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酱等高脂肪食物。此外,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特别是对肝硬化患者来说容易引起腹水和水肿。因此日常饮食应清淡为主,控制咸菜、辣酱等含盐高的调味品用量。
3.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天然抗氧化物
长期饮酒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肝细胞损伤,而富含维生素C、E、多酚类的蔬果正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常见食物包括:西兰花、胡萝卜、菠菜、南瓜、番茄、苹果、橙子、蓝莓等富含大量维生素。
4.粗粮杂粮要常吃,提升代谢能力
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食物,如燕麦、糙米、红薯、玉米、小米、绿豆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毒素排出,还能改善脂质代谢,辅助控制体重。
5.控制糖分,守护血糖稳定
酒精代谢本身会扰乱血糖平衡,而胰腺又是血糖调节的控制器。为了保护胰腺,应限制含糖饮料(如奶茶、可乐、果汁)、甜点(如蛋糕、饼干、冰淇淋)等高升糖食物的摄入。尽量选择天然食材制作的低糖点心、无糖茶饮作为替代。
6.多喝水,帮助身体冲洗毒素
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稀释体内代谢产物,加快酒精残留的排出,还能维持细胞正常运作。建议每天至少饮水1.5-2L,分次慢饮,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尤其在运动、出汗多或排尿量大时更要注意及时补水。
人生没有“喝懵了”再重来的按钮。肝脏和胰腺,一旦“累垮”,靠的不是修复,而是付出沉重的代价。“滴酒不沾”的人并不“无趣”,而是活得更清醒、更长久。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