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的敌人——前列腺癌

健康科普2025-07-29 17:06:25

当男性迈入中老年,一个形如栗子的小腺体——前列腺,可能悄然成为健康的最大隐患。作为男性独有的生殖器官,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尿道贯穿其中,负责分泌前列腺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个不起眼的腺体却可能发展成一种严重疾病:前列腺癌。

一、 高发病率与狡猾的特性‌

近年来,前列腺癌已悄然攀升至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位,其发病率之高令人警醒,尤其在60岁以上男性群体中更为普遍。这种癌症的狡猾之处在于早期常无任何明显不适,等到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尤其夜间)、尿线变细中,甚至血尿或骨盆区域隐痛时,疾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前列腺癌进展相对缓慢,可能在体内隐匿多年而不被察觉;但另一些类型却极具侵袭性,一旦扩散到骨骼等重要器官(常见如脊柱、骨盆),引发的剧烈骨痛、骨折风险升高甚至脊髓受压等严重后果,将极大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寿命。

二、 谁的风险更高?关键因素解析‌

虽然前列腺癌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清晰,医学界已识别出若干关键风险因素,使得某些男性群体面临更高风险。年龄无疑是最显著的因素,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显著攀升。家族遗传也不容忽视,若父亲或兄弟曾患此病,个体风险会增至两倍或更高。种族差异同样存在,非裔男性无论发病率还是恶性程度都相对更高。此外,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长期高脂饮食(特别是红肉和奶制品摄入过多)、肥胖以及吸烟习惯,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患病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暴露于特定环境化学物质的职业暴露史,以及个体固有的5α-还原酶同工酶(尤其是II型)活性水平差异所导致的雄激素(特别是二氢睾酮)在前列腺组织内累积程度的显著不同,亦被诸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与前列腺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乃至恶性转化风险呈现明确的剂量相关性或遗传相关性,其内在协同作用机制仍有待更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深入阐明。

三、 早期发现的关键:主动筛查‌

面对隐匿的前列腺癌,主动筛查是守护健康的关键防线。目前主要依靠两项检查:医生通过直肠指检(DRE)直接触摸前列腺判断是否有异常硬结或肿块;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检测,该抗原由前列腺细胞产生,当存在癌变或炎症等状况时其血液浓度通常会升高。关于筛查起始时间和频率,建议普通风险男性从50岁开始与医生讨论利弊;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或非裔男性)则建议提前至45岁甚至40岁。需强调,PSA升高未必等同于癌症,前列腺增生或炎症也会导致异常,因此发现异常后通常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确诊,这是最终判定良恶性的“金标准”。

四、 确诊之后: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一旦确诊前列腺癌,医生需要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分期)、细胞的恶性程度(分级,常用Gleason评分表示)以及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综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①‌‌主动监测/观察等待:‌‌ 适用于预期寿命较长、肿瘤体积小且生长缓慢(低风险)的患者,通过定期PSA检测、DRE检查和必要时重复活检进行严密随访,暂不立即采取创伤性治疗,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②‌‌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通过开放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完整切除前列腺及部分周边组织,目标是彻底清除肿瘤,尤其适用于预期寿命较长且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的患者。手术可能带来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等风险,但随着技术进步(如神经保留术式),这些副作用发生率已显著降低。

③‌‌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射线精准杀灭癌细胞。体外放疗(EBRT)更为常用,包括强度调控放疗(IMRT)等先进技术能更好保护正常组织;近距离放疗(粒子植入)则将放射性粒子直接置入前列腺内部。放疗可作为根治性手段替代手术,或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杀灭残余癌细胞,或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止痛治疗。

④‌‌内分泌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由于前列腺癌细胞生长高度依赖雄激素(如睾酮),ADT通过药物注射或口服(如LHRH激动剂/拮抗剂、抗雄激素药物)或手术切除睾丸,显著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这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但也可能引发潮热、性欲减退、骨质疏松、疲劳和肌肉量下降等副作用。

⑤‌‌其他治疗:‌‌ 对于已转移的晚期患者,联合ADT的新型内分泌药物(如阿比特龙、恩扎卢胺)或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可进一步延缓疾病进展;新兴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针对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等,也为特定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五、 预防:虽不能绝对,但大有可为‌

虽然完全预防前列腺癌仍是医学难题,但积极调整生活习惯能显著降低风险并维护整体健康:坚持食用蔬果(尤其是番茄红素含量高的番茄、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如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的均衡饮食,减少红肉及高脂乳制品摄入;保持规律体育锻炼与健康体重范围(BMI控制在正常区间);坚决戒烟,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任何特定的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癌,均衡饮食始终是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

尽管前列腺癌以其较高的发病率构成对男性健康的重大挑战,但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已极大提升了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其关键在于提高健康意识,充分了解自身风险因素,在适当年龄主动与医生商讨筛查计划。一旦确诊也无需恐慌,当前的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且日益精进,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优方案。通过积极的疾病管理,即使面对前列腺癌,许多患者仍能有效控制病情,长期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每一位男性都应重视前列腺健康,积极预防,定期关注,科学应对,让生命之路走得更稳健长远。

作者: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亚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总院)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李强
责任编辑: 符慧华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