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谈 | 从统计数据解读海南自贸港经济结构调整

海客谈微信公众号2025-07-28 23:06:14

全岛封关运作在即,海南自贸港备受瞩目。

恰逢年中,海南省统计局等部门陆续公布经济“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01.85亿元,农业、工业支撑有力,服务业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比如,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四个月当月增速全国第一。

当前,海南正处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攻坚期,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发展窗口期。透过短期之“形”把握长期之“势”,可以看到,海南全力稳增长、提质量、增动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

夜幕下的洋浦:海南炼化生产忙。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吴淑汕 摄

11.4%,海南工业凭什么能?

今年3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成功完成首次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椰树牌、定安椰乳入选。

今年6月,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

一个个“闪光时刻”,勾勒出海南经济蓬勃向上的强劲势头。

3月1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国强 摄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速排名全国第二。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

不难发现,海南工业整体呈现出增长向稳、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特点,“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

向稳、向优、向新,何为支撑?

·政策加持,厚植发展新优势。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拓展至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从区域试点向全岛范围推广,海南持续推动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扩围升级,加速产业集聚。

截至目前,全省加工增值试点申报企业达200家,共有48家企业享惠,涉及10个行业类别、44种货品应用场景。

4月18日,在第五届消博会海南澳斯卡粮油展区,工作人员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聚链成群,打开发展新空间。从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架构初步形成,到200余项深海关键小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再到“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持续扩大,海南以“链式思维”抓工业,激发产业链“聚合效应”。

·精准引育,积蓄发展新动能。从举办2025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到坚持“政策+平台+行动”开展项目引育,新出台《海南省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海南各部门、各市县通过抓实招商、育企、助企全链条工作,为区域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夯实根基。

今年以来,海南省政府与通用技术集团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农夫山泉、东鹏特饮、微智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亮点涌现,新动能从何而来?

表现抢眼的,不仅是工业经济。

·从供给端看,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1.85亿元,同比增长5.1%;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其中服务进出口总额347.10亿元,同比增长24.7%。

·从需求端看,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升级,发放多轮消费券等促消费举措精准有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两位数增长,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一个消费场景可以佐证:6月在海口举办的5场陈奕迅演唱会,吸引近6万入场观众,撬动消费3.95亿元。

·再看居民收入、绿色发展,同样稳扎稳打。如,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5元,同比增长5.0%;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中风电、水电发电量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3倍、12.7%。

“深海一号”能源站。新华社发(中国海油供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经济表现抢眼。初步预测,2025年上半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320.5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1.2%,海洋经济延续较快发展态势。

之所以说延续发展态势,是由于2022年至2024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由2009.3亿元增至2707亿元,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22年的29.5%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34.1%。

举例来看,作为海南海洋产业转型的缩影,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发展势头迅猛。统计数据显示,园区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823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0.47亿元,三年间增长逾十倍。可见,以智慧养殖和滨海旅游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澎湃动能。

冯家湾产业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总的来看,各行业各领域亮点持续涌现,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

超常规发力,信心源自何处?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省经济仍处于产业转型的阵痛期,还有一批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也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在客观分析形势中坚定“拼”的信心、增强“胜”的决心,在精准主动作为中夯实“稳”的基础,焕发“进”的动能。

看大势,“进”有优势。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对标的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随着全岛封关运作的推进,一系列力度更大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必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助力产业提质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比如,封关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这对于延伸岛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6月14日,陈奕迅演唱会在海口市五源河体育馆举办。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看长远,“稳”有支撑。经济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全省经济稳扎稳打,形成长期积累的稳固基础;另一方面,量变基础上不断催生质变,如四大主导产业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67%,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将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创造新条件、提供新动能。

看行动,“拼”有章法。聚焦打赢促有效投资、稳外贸、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场“翻身仗”和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更好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加速器”“提质器”作用……7月17日,全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调度会召开,既锚定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也强调要善借政策工具。

目标清,路径明。可以预见,随着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锚定目标,超常规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为全岛封关运作、扩大开放提供强有力经济支撑。

责任编辑: 杨子薇

推荐阅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