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试验阳性怎么办吗?详解幽门螺旋杆菌(HP)
三亚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 莫翠瑶2025-07-28 19:23:06
最近在门诊碰到很多患者咨询关于“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要不要治疗的问题,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群关心怎么去预防和治疗HP?”
那么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HP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有什么表现和危害?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HP感染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研究发现,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部分可出现腹痛、腹胀、嗳气、反酸、恶心等胃部不适症状,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因此,检测并根除Hp便成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胃癌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人类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感染者的唾液、牙龈、胃液和粪便中都能检测到Hp。
HP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口-口途径:唾液经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吻);
二是粪-口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随大便排出,便后不注意手卫生。当家里有一个人发现Hp阳性后,家里的其他成人也建议做一次排查。
二、呼气试验分几种?有什么区别?
“呼气试验”准确地讲叫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最简单方便且准确的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也是在临床上作为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那这两者有何不同呢?
(一)C13呼气试验
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基本没有危害。适合大多数人群,是婴幼儿、育龄期女性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的首选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以超基准值DOB表示,DOB值>4,则判断为阳性,费用比C14呼气试验高。
(二)C14呼气试验
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辐射剂量极小,相当于吃16根香蕉或坐1.5小时飞机,远低于每人每天所受的辐射。适用人群相对受限,一般情况下超过100即为阳性,但不同医院采用的测量设备、试剂可能不同,检测值与正常值上限也可能不同。
完善呼气试验前需停用抗菌药物、铋剂类药物及某些有抑菌作用的中药4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其他抑酸剂2周。
三、呼气阳性一定需要治疗吗?
呼气试验阳性是否需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存在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早期胃癌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者、幽门螺杆菌胃炎、 胃增生性息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的情况下需治疗;另外有胃癌家族史、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缺乏等高危人群也需要积极治疗。对于没有上述相关疾病和高危因素,且没有任何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复查,要注意检查时排除药物因素给检查结果带来的干扰,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行高质量的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再决定进一步的根治方案。
四、特殊人群需要治疗吗?
(一)儿童需要检查及治疗?
与成人相比,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一定自发清除率,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Hp消灭掉。此外,儿童对治疗药物的副反应也比较明显。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因此目前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仅推荐对消化性溃疡儿童和因消化不良行内镜检查的儿童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与治疗。如果儿童没有不适症状,即便查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需要治疗,可以观察。但如果儿童反复出现腹痛、嗳气等消化道症状,或者胃镜检查有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HP相关的慢性胃炎等可以进行根除治疗。
(二)老年人要不要抗HP治疗?
对于存在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存在胃肠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情况需要抗HP治疗。对于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对老年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应该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之后,再作个体化规范化处理。而存在严重基础疾病、预期寿命短、药物不良风险高等情况不建议抗HP治疗。
五、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根据最新指南,经验性铋剂四联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首选方案。所谓四联方案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其中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过敏史和当地的耐药情况。因阿莫西林属青霉素类药物,对青霉素过敏人群,可以选择四环素+甲硝唑、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等组合。两种抗生素的具体服用剂量和方法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程一般为14天,治疗结束后需要停药至少4周后进行复查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平时怎么预防呢?
应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建议戒烟戒酒;实行家庭分餐制,使用公筷,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条:
一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的时候要把手心、手背、指尖缝隙都要洗干净。要特别注意手机的消毒,不要边玩手机边上厕所,又把手机带到餐桌上,边玩手机边吃饭,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二是家里有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吃饭要分餐;
三是不要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对胃的刺激;
四是吃桌餐时,用公筷的进食方式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五是避免长辈对孩子口对口的喂食;
六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牙具定期换,最好三个月换一次;
七是幽门螺杆菌容易附着在用过的碗筷上,特别是使用较久的竹木筷子,所以竹木筷使用半年后最好更换。建议每个家庭成员都固定使用自己专属的筷子。
总之,防大于治,如果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要尽早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出现不良的后果。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