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调配场计划于下月投产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2025-07-27 15:09:50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27日消息(记者 易帆)连日来,三亚市4座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正有序地抓紧施工,当前该4个项目均进入设备安装和试运营调试阶段,计划于下月投产。轰鸣的机器“吞”进建筑垃圾“吐”出再生建筑材料,项目的落成将进一步提升三亚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标志着当地在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推动绿色发展征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三亚市海棠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设备安装和道路工程建设。记者 郑光平 摄
7月24日,记者随海南省住建厅组织的媒体采访调研团首站来到三亚市海棠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现场,工人有序地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设备安装和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到处呈现火热的争赶工期的场面。
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记者 郑光平 摄
该厂位于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委会白石岭,占地面积约42亩,由三亚海棠湾投控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每年预计可处理装修垃圾5万吨,拆除(工程)垃圾20万吨,可产生再生隔墙板、再生骨料、再生回填料等产品。目前已完成综合楼主体结构、一体化车间基础结构等建设。
在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该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厂区内设备已完成调试并开始试运营。该厂占地面积约62亩,由三亚洁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线。记者 郑光平 摄
三亚洁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海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处理装修垃圾20万吨,拆除(工程)垃圾50万吨,可产生再生道路无机混合料、再生水稳料等产品。目前项目正开展园区小市政、装饰装修等收尾工作,设备调试已经完成进入试营业阶段。
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的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线。记者 郑光平 摄
这种“绿色生产力”正在三亚多点开花:崖州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采用人工智能分选技术,能精准分离砖块、混凝土。这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厂,未来每年可将50万吨工程渣土(泥浆)、26万吨拆除垃圾转化为再生隔墙板、骨料、水洗砂等产品。“破碎筛分全流程封闭作业,粉尘排放达国家标准。”现场负责人指着正在调试的智能控制系统介绍。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孙玉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三亚市正在运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有3家,分别存在设备比较老旧、作业不够规范、土地性质是临时租用的等实际问题,在有效解决三亚市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上短板明显。
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仓库内的建筑垃圾原料。记者 郑光平 摄
为了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求,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期调度,全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的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调配场都是标准化的工厂,智能化的设备,而且土地性质属于永久性的,不用再受临时租地的困扰。尤其是项目建成以后,日处理能力会更高,会有力保障近一段时期内三亚市建筑垃圾的消纳和处理。届时这些设施高效运行,会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吃进来”,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吐出去”的再生骨料变废为宝,可直接用于道路基层铺设、园林景观造景等场景,部分材料经深加工后制成透水砖、路缘石等产品,满足市政工程等需求。
三亚市崖州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记者 郑光平 摄
孙玉磊表示,下一步,为解决农村和物业小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问题,三亚市在全市初选了8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并计划对农村产生的建筑垃圾实行免费堆放。此外,三亚市还多措并举重点抓好3个核准监管,前端督促在建工地按要求办理建筑垃圾排放核准,依法依规排放建筑垃圾;中端强化运输核准,只有办理运输核准的车辆,才能从事建筑垃圾的运输工作;最后到末端强化处置核准,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企业不能从事建筑垃圾处置业务。同时,将通过推行“赋码制+电子联单”,进一步规范三亚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保障建筑垃圾依法依规处置。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